《敦煌汉简》竹简鉴赏分析与总结

103010年有2428件 , 从1906年到1979年的73年间 , 在敦煌周边的汉代障壁隧道遗址中开始发掘 。这批汉简应该属于西汉边防军的竹简 。它们是根据《敦煌汉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 , 中华书局1991年6月第一版)中记载的症状、疾病和方剂以及解释文本进行研究的 , 反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和方剂体系 。讨论如下 。
简牍赏析
1953年12月 , 冯患病 , 满(闷)头(痛)简1026 P258(1026为简数 , P258为页数 , 下同) 。
辩护杜冲病 , 头痛 , 四分之一(四肢) , 坐立不安(举) , 不能简化1577 P280
简的胸闷头痛发生在12月的冬天 。从症状和季节来看 , 外感风寒是肯定的 。虽然没有记载头痛、四肢无力的发病季节 , 但这是典型的外感风寒症状 。简记录最痛苦的主要症状 , 上报上级侯官和杜威府作为“病书” , 这是必须执行的制度;作为法律文件存档以备后用的“书”;上级侯官和府作为“病历” , 可以及时了解下司赛廷仆从和士兵的健康和病情 , 同时为医官和医务人员的治疗提供依据 。从简牍中可以看出时间、姓名、疾病等“病历”的书写要素 。基本上在西汉就有了 。
治疗伤寒简2008 P298
治疗慢性咳嗽 , 扭转匈牙利(胸部)关节痛 , 并停止腹泻 。慢性伤寒方药:人参、万(紫苑)、菖蒲、细辛、生姜、月桂、川椒、一点、乌喙、十点、健2012 P298 。
上简只有“治伤寒”二字 , 下简只有“治伤寒”二字 , 这两个字都意义重大 。“伤寒”这个名称是对风寒邪气引起的疾病进行抽象概括而提出来的 , 意味着风寒邪气引起的疾病在西汉时期甚至西汉以前就已经被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 , 也就是对“伤寒”有了本质的认识 。说明“伤寒”是西汉时期常见的疫病 , 西北敦煌多风寒冷 , 昼夜温差极大 , 更能反映“伤寒”的多发 。“治伤寒”虽然只有三个字 , 但根据竹简的书写习惯可以肯定应该是“治伤寒”或者“治伤寒” 。后面的话当然是治疗伤寒的药物 。可惜这里的竹简不全 , 不可能全部知道 。好在《伤寒方》完整地保留了方药的成分和炮制方法 。
到目前为止 , 《敦煌汉简》年记载的《伤寒方》是出土汉简中最早、最完整的治疗伤寒的药方 。从包含的症状来看 , “慢性咳嗽”是症状;“浑(胸)痹 , 痿痹”为病名 。“昏(胸)痹”其实就是《敦煌汉简》所谓:“肺痹之人 , 满烦 , 气喘 , 呕吐 。”软瘫(蹼瘫)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 谓之:“故肺热 , 叶焦 , 故苔弱薄 , 必致蹼瘫 。”从复方来看 , 多为辛温散寒、发汗解表、止咳平喘、降不良反应、止泻 , 专为“久咳不良反应、匈痹(胸)、瘫(瘫)、心久积”或感寒引起的腹泻而设 。值得讨论的是“红颜知己日积月累” , 是“心下水汽”而非积食的症状 。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中说:“伤寒 , 心下有水汽者咳嗽 , 微喘 。”从两种药物所用的药物来看 , 如细辛、生姜、干姜、川椒 , 基本相同 , 都有温中健脾、补中益气的功效
【《敦煌汉简》竹简鉴赏分析与总结】以前竹简中的“腹泻数日不愈”是指腹泻数日不愈 。可惜后竹简不见了 。但从简牍的通行做法推断 , 后简应该是“泻”的药方和疗法 。简《伤寒论》中的“肠溃疡”名称 , 意思是:“脾脉涩为肠溃疡 , 涩为肠溃 , 微涩为内溃疡 , 脓血多 。”《黄帝内经》注:“脉涩 , 气少血多而寒 , 故寒气冲下 , 宽肠而出 , 谓之肠疮 。”以上文字论述的是“肠溃疡”之病 , 病情较轻者”(脾脉微涩为内溃疡 , 脓血较多);严重者 , “(脾脉)很涩 , 指直肠脱垂引起的“脱肛” 。简牍中有意思的是 , “肠疮”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被庸俗化 , 亲戚的闲话也可以用 。
使人罹患“肠溃”病症 。当然是基于“肠溃”频发 , 更重要的是对“肠溃”病症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的常识性、普及性认识 。
股寒曾载车马惊隋(堕)血在凶(胸)中恩典惠君方服之廿日 征(癥)下 卅日腹中毋积匈(胸)中不复手足不满通利臣安国 简2013 P29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