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疗效的制约因素;经方发挥功效的策略

方剂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三阴三阳理论为基础,书中方剂为临床体系 。由于其优良的临床疗效,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高度赞扬,被视为临床实践的准则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影响经方疗效的因素很多 。本文对经方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更多的思路 。
一个
经方临床疗效的制约因素
1.六经辨证的过度解读
六经辨证是经方理论的基石,也是经方临床实践的核心 。从古至今,六经的实质一直是经方研究的重点 。六经精要是经方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但容易使六经理论在临床上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
《伤寒论》和《黄帝内经》与三阳的名字有共同之处,但《黄帝内经》本身对三阳有不同的解读和应用 。仔细阅读《黄帝内经》,我们可以看到,三阴三阳本身并没有“实质”,而是阴阳学说的延伸 。张仲景用三阳总结了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临床病证,经方的研究和应用应以张仲景的论述为基础 。如果我们过多地用与经典无关的理论去研究三阳,就容易过度解读六经 。
2.过度夸大辨证理论 。
103010篇有桂枝证、柴胡证等提法,如第149条“柴胡证不止,复以柴胡汤”,第317条通脉四逆汤有“百病对应方,故宜服”的提法 。后人将这一理论称为“方证相对”,也称为“方证对应”或方硕最初是古人临床疗效的原始记录 。但是,《伤寒论》也被称为:“夫用旧家之家,信党说不研究药性,不知男女长短宽容度不同,所居之地温凉 。他不懂气血盛衰要跟着四季,吃喝五味来改变性情 。只有方说合适的时候,不知道药合适不合适,就全扔了 。谈到见面,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不是审判 。”
可见,“方证对应”是经方较为初级的理论形态 。过度抬高方证对应,在临床辨证中容易产生重局部、轻整体、轻症状、轻病机的误区,导致张仲景经方的不足,从而影响疗效 。
3.过度依赖加减组合
方子的加减组合在张仲景的书中已经确立 。加减之后,就成了新药方 。公式合并后,原来的公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桂枝汤能调和营卫,小柴胡汤能使津液下降,柴胡桂枝汤合两方的作用是“调和其荣卫以疏通津液”(《小品方》),将荣卫和津液的调节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由于法律的变化,原处方的剂量也需要相应调整 。
现在临床应用中直接使用原方的人很少 。方剂加减组合是在病机发生变化时,对原方药法的一种适应和延伸,其应用方法需要对经典方药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临床上,根据症状添加药物并治疗s
方剂剂量被誉为中医秘方,经方的剂量更直接关系到每味药的疗效 。由于汉代历史悠久,度量衡有所变化,汉代的计量单位如两铢,必然与现代临床常用的“克”所代表的实际剂量有所不同 。因此,现代对经方剂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剂量换算上 。
与剂量的绝对值相比,经方中各药的比例不容忽视 。同样的药物成分,不同的剂量选择,代表着不同的证词 。比如桂枝汤,可以舒筋祛风,调和养生营卫,滋养津液 。加白芍制成桂枝汤、芍药汤,加桂枝制成桂枝汤,治疗寒邪挟表、气冲胸痹 。原来平方比例的调整,意味着原理和规律的改变 。
所以经方的剂量选择,每味药的增减都有其限度 。单纯关注剂量换算,而忽视对各药物配比及相应机制的研究,可能导致临床剂量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
5.经典处方剂型的选择是严格的 。
处方中有多种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栓剂、灌肠剂等 。同一个配方,不同的剂型对应不同的原理 。如果同样是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组成的方剂,张仲景的名曰“当当”,根据其主治证候的轻重,选择汤剂或丸剂 。下焦郁热,重者少腹硬满,者狂,以汤剂治疗;症状较轻,少腹满但不硬,用药丸治疗 。又比如同样是水热益下焦的方子,有表证者用五苓散,可以散散 。朱令汤用于阴伤患者,汤剂更滋补 。每种剂型的选择都有其应有的效果 。如今,临床上无论是药丸、药粉还是药膏,
多以汤剂代替,或汤剂而以中成药之丸剂、片剂代替,无形中造成了原方理法的部分缺失 。
6. 对煎服方法的一味简化
经方的煎服方法对原方功效的发挥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汤剂的煎服法有着极为精细的要求,如煎药用水、煎煮时间、煎出水量、药物的先煎后下、去滓再煎、服药次数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