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硅谷巨头集体惊呼:微信太厉害了 抄它!

“微信非常厉害,什么都能在里面做 。”
不久前,马斯克在给推特员工“上课”的时候,再一次表扬了中国的国民级应用,并且暗示 Twitter 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 。
言犹在耳,最新的消息是,马斯克又决定不收购 Twitter 了 。
不过,硅谷钢铁侠对“微信”的执念,其实早已经是硅谷巨头的一个“新共识”——必须打造一个像“微信”那样的“超级应用”(Super App) 。
从今年 3 月份开始,“超级应用”已经被一众硅谷大佬和媒体捧为热词 。不仅言语热切,硅谷公司也早已在行动上,向中国互联网大厂看齐:Facebook 做起了约会、招聘;Snap 在应用里加入了“小程序”;Uber 不满足于外卖,甚至像美团一样,开始一小时“送药” 。
一切都表明,硅谷互联网公司正在抛弃过去“专一”的标签,并且开始迅速“无序扩张” 。
问题是,中国的“国民应用”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为什么硅谷现在才开始山寨自己的“超级应用”?
硅谷的“无尽战争”
曾经,硅谷巨头之间泾渭分明,搜索就找谷歌、社交就找脸书、中视频看 YouTube、长视频找 Netflix 。即便配合集团业务,团队有时也会玩些“跨界”,例如谷歌尝试推出又砍掉了好几个社交应用,微软的 Bing 也很难在谷歌面前有太大建树 。
“深挖洞”曾经是硅谷巨头引以为豪的一点,至少在几年前,美国互联网公司对于微信这样的“大杂烩”型应用,还是一副“看不懂”的样子 。
以 Facebook 为例,在进入“元宇宙”这个恢宏的“大坑”之前,即便扎克伯格敞开了发展,收购了 Instgram、WhatsApp 两大应用,但并未将其融合到 Facebook 应用之中,反而是让二者继续独立发展 。
微信|硅谷巨头集体惊呼:微信太厉害了 抄它!
文章图片

Meta 曾经倾向于让 App 独立发展|Outsource IT Today
更有甚者,Facebook 甚至将信息功能单拎出来,推出了 Messenger 应用(不过是因为这样数据更好看),而不是将旗下应用一股脑放到一个应用之中 。
谷歌更是以全家桶著称,邮箱、搜索引擎、AI、相册、网盘、社交等应用能铺满几个屏 。
对于当时的硅谷巨头来说,做一个臃肿的应用,反而不如打造一个围绕核心业务的“应用矩阵” 。
但最近两年,事情起了变化,巨头们开始缓慢但是坚定地向护城河业务外伸手 。
同样是 Facebook,一边更名 Meta 押注元宇宙,一边在近几年连续推出游戏、招聘、约会和播客等新业务 。
出行巨头 Uber,近几年“外卖”Uber Eats 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之外,又开始和连锁药店合作,开展一小时“送药”的服务 。此景似曾相识,因为国内的美团,以及老对手饿了么,都曾经在最近两年推出过“送万物”的即时速递业务 。同时,Uber 还试图在英国推出火车、机票订票业务,彻底吃下“出行”赛道 。
曾经屡次拒绝扎克伯格收购的 Snap 创始人,Evan Spiegel 是最近最给马斯克“微信论”捧场的大佬之一 。不过相比于马斯克嘴上说说,Snap 是实打实学起了微信的“平台战略”,开始在 Snap 应用中引入“小程序”的概念 。用户现在在 Snap 应用中,不仅可以社交,还可以玩一些轻量级的小游戏,以及预订电影票等 。
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是现在,尤其是欧美反垄断监管趋严的当下,硅谷巨头都开始做起了“超级应用”之梦?
形势逼人“大”
三个原因,叠加上近两年的新冠疫情的催化,让硅谷巨头不得不向“超级应用”转向 。
- “流量红海”
几年前,王兴曾经预言了“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指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和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 。
根据 Pew 数据,美国只有 7% 的人不使用互联网,且集中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而在移动互联网人群,2021 年,人们平均手机使用时长已经达到 190 分钟,即 3 小时 10 分钟,仅次于中国网民 。
微信|硅谷巨头集体惊呼:微信太厉害了 抄它!
文章图片

TikTok 在欧美的成功,令昔日的社交媒体巨头心惊|Wired
虽然疫情对手机使用时长有继续助推,但显然增长已经放缓,也不可能没有上限 。这也意味,各大公司开始进入存量之战的零和游戏阶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