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杂志作者:唐志鹏
决定思考和行动 。现在提倡“学经典,做临床”,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学习和掌握中医独特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然而,如何建立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 。门槛在哪里?
广东名医王出生于医学世家 。他从小在宫廷读书,后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读温病学研究生 。随后在广东医科大学(原名广东医学院)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历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医科主任 。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临床应用善用经方,不墨守成规,拾新知识,全掌握 。从医近50年,从事中医临床思维理论和临床讨论30余年,是我所敬仰的中医临床大师 。最近收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王会《中医临证指南——临床思维学导论》,让我先睹为快 。全书分为三卷十三章 。第一册为《中医临床思维概论》,第二册为《100例临床记录与思维指导》,第三册为《附录》 。该书从医德和医术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医的临床思维 。
前七章从中医理论源头出发,涉及河图、洛书、《易经》等中国早期古籍文献 。一直以来,王都专注于临床,从象数思维的角度思考中医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让人肃然起敬 。目前,对中医理论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医学文献,从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学、地学、社会学、法学、考古学乃至文字学等更广阔的视角进行综合探讨,已成为中医理论研究的趋势 。一本试图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书,在理论探讨上能有如此深度,实属难得 。
后三章,本卷收集了作者多年的临床医案,记录了自己的诊断感受 。记录的医案涉及疾病范围广,用药灵活,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加味导赤散用于治疗中毒性心肌炎,藿朴夏玲汤用于治疗脑出血,小柴胡汤用于治疗肾绞痛等 。均以古方为基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组方,并向读者展示作者的辨证记录 。对于初入临床的年轻医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启发的 。
在后三章中,本卷将对第一卷中未详细阐述的六经辨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阐释六经辨证的起源、三个阳概念的内涵、相互关系、相关病机及方证,从全新的角度揭示张仲景的辨证论治范式 。在这里,可以窥见作者对经典作品的深度专注和深情 。
中医经典著作一直是中医学习的重点 。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注释,甚至重新注释注释的文献也依然存在 。王的方药都是植根于经典的 。本书阐述了他多年来对经典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刚进入临床不久的年轻中医来说是很好的指导 。如《伤寒论》的解读,作者将其概括为“先识别疾病,
作者写了很多伤寒,但没有坚持 。就中医的发展而言,后来出现的温病学流派,也算是理论上的一大进步 。作者分析总结了主要温病学家的重要著述 。如:《伤寒杂病论》 《外感温热篇》 《三时伏气外感篇》 《外感温病篇》 《湿热病篇》 《疫病论》 《温病条辨》等 。将这些与《伤寒论》进行对比,作者提出:热病的治疗应以察病因、辨外邪性质为主,用药时应兼顾主症 。同时反对用太多的方子,面面俱到 。主张只使用一次剂量为最佳治疗 。
除了对经典文献的详细分析,作者也没有忽视现代医生的经验 。书中收集了大量现代医生的经验,虽然没有经过精心的整理,甚至有些复杂,但都概括了他们的特点 。这就是思维的本质,就是以方为巧,以知为变,辩证 。
对比目前年轻医生的临床经验,虽然经常讲辨证论治,但总是先考虑西医的病名,再参考相关系统的常用方剂 。他们的辩证思维已经被弱化到了临床过程的边缘 。王的书可以作为后学的重要参考 。其辩证思维清晰,用药灵活自然,真正做到了“演经旨,开新方” 。
【中医提倡“学经典 做临床”】在整本书中,作者一直试图告诉读者,“与其有更多的临床经验,不如熟悉王叔和 。”这是对那些陷入旧论文堆的人的提醒,也是对那些在临床实践中踌躇不前的人的激励 。从经典过渡到临床,再从临床中品味经典,细细体会临床思维的奥秘,这是每一个中医从业者的根本,也是济世之道 。(唐志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推荐阅读
- 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 众筹|每一次捐款拿走70%提成,“职业筹款人”把善良当生意,肆无忌惮
- hr|搞笑:找工作HR问“你需要工资吗”,员工反问“你需要吃饭吗?”
- |魔兽TBC:他才是前夕最有“逼格”的职业,其他职业都是弟中弟
- 小米手环|小米手环史上最大“变形”!小米手环7 Pro官宣支持息屏显示
- 浪胃仙|网红“浪胃仙”剪空气刘海,少女造型被夸漂亮,网友:他是男人
- 吴签是什么梗?啥意思?
- 掌握6个丰胸小技巧 轻松告别“机场”
- 女性平胸与脾虚有关
- 霍思燕|最美“流亡”女总理,54岁英拉中年发福,体态臃肿,被嘲像去跳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