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代水浅析

代水煎是指中药煎煮法,先将处方中的部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再以此汁为溶剂煎煮其他药物 。历代医书多有以汤代水的记载 。张仲景、叶、王、费、张建斋等医家对这一方法的应用都有重大意义 。这里讨论一下 。1张仲景用法分析《伤寒论》原第138条说“:小寇唐雄”,“取三味,水六升,先煮葫芦,取三升,去我,取里面所有药,煮两升,去我,分三次服,温度不同”[1] 。即先将瓜蒌(天花粉)煮沸去渣取汁,再加入黄连、半夏同煮,起到清热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结核性胸痹 。瓜蒌性味甘,性寒,须煮去药渣,方可服尽诸药 。因其长期煎服,味道厚重,不会因寒气过盛而伤胃,增强润燥化痰的功效 。瓜蒌用汤剂代替水,还有一种可能是用量太大,不方便一次性煎服 。根据东汉时期对药物用量的研究[2],干栝楼约300g,湿栝楼约680g 。瓜蒌满了之后,标上“一个,大一点的” 。这样的体积和剂量更支持汤剂代替水的煎煮方法 。《伤寒论》在使用解表发汗药时,常采用先煎去沫的方法,与以水代汤不同 。麻黄汤中“先将麻黄煮沸,减两升,去沫,将诸药放入”,就是将麻黄煎一段时间,再将其余药物一起煎 。此汤既能消散升发温燥之气,防止汗出过多,阳气死亡,又能减缓辛、温、烈之性,避免患者服药后出现心烦症状 。所以和煎汤不加水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其次,对于致密粘稠的产品,也采用先油炸的方法 。例如,葛根需要先炒才能得到最好的味道 。所有这些药物在煎服前都要用冷水浸泡20 ~ 30分钟,其有效成分才能更好地煎服,如麻黄汤及陈印汤中含麻黄、葛根汤、含葛根的葛根汤、茵陈等各种方剂 。首煎者多为主药,其意长至煎出汁液,使药味浓烈,以发挥其功用 。张仲景的煎药理论独特而深刻,如先煎后煎、分煎分服、煎丸、麻汤煮、去渣复煎、饭煮、酒煎、蜜煎等 。03010汉语言简意赅,但张仲景为什么要在煎药法上花那么多笔墨?由此可见煎药方法的重要性 。2后人用枚举2 。1叶用《伤寒论》说:“湿邪饮滞,面红,胸中痰浊,渴而不渴 。用木防己汤 。”季芳(一美元)、石膏(三钱)、杏仁(三钱)、薏苡仁(两美元)、飞滑石(一美元半)、芒硝(一美元半)、曹彤汤代汤”[3] 146 。根据:上述肿胀的特点是湿热蒸、气滞、痰饮 。中草药可以祛湿祛邪,清热消赤,利水可以治水肿 。汤剂代替水能更好的发挥其清热通气的功效 。季芳味辛温,能散、饮、理气、利水消肿,善下行以解下焦膀胱湿热;石膏味甘,性寒,能清热去火,除烦止渴 。故可兼顾其解渴症状,与滑石、石膏一起,具有清热、在以上两个医案中,曹彤都是以水代汤 。虽然肿胀和排便的症状差别很大,但致病因素都是由热邪引起的 。病机总因气机不畅,津液分布异常,可引起肿胀或排便 。草是五加科植物的茎和髓,味甘淡,性平 。入肺、胃经,长于清热、燥湿、利水 。2.2王用《临证指南医案肿胀》说:“徐,腹痛,肠内排泄细虫,日久,胃气不足,寒积于胃 。方法应该是温中补中,川连(盐水炒),炮姜,木香,白芍,白术,吴茱萸,乌药,花椒,龙符 。富干是厨房灶台里的土 。厨房灶台拆卸时,将厨房灶台内的烧结土清除,去掉烧焦的部分和杂质,敲成小块,方可入药 。对于水壶肚脐下久经火炼者,有土之质,有火之性,化软为硬,同时味苦,其功致力于脾胃,有养阳祛阴,散结消邪之意 。王还用枣核黄土治疗吐血,表现为乏力、唇白、面青 。他害怕它崩溃,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他没有用它来代替龙符肝脏 。此外,在王旭高医案中,用白合汤代水治疗阴虚内热,咳嗽有红痰,用小麦汤代水治疗心痛咳嗽,喉如心咳,用陈大迈、炒赤小豆汤代水治疗黄疸,用老米汤代水治疗痢疾、温邪 。2.3费用法《临证指南医案便闭》用汤剂代替水,多为两用或药性温和的药材,如薏苡仁、莲藕、百合、甘蔗、粳米、糯米、谷芽、百合、白茅根、冬瓜籽、猪肾等 。在方剂中,以水代汤经常大量使用,起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如果盲目服用薏苡仁,可以用煎汤代替水的方法应用于多种疾病 。1)33,360目上的水肿略肿,如新卧之姿,其颈部搏动,时有咳嗽,阴大腿间寒,足胫肿,腹部大,其水已肿;2)酒窖平日喝,湿火熏 。面黄,黄的连黑,心吵,虽甜且香,如酸辣,尿赤 。涩; 3) 阳黄: 自制导黄汤 [5 ]103 ; 4) 肺寒而咳: 水邪 射肺,水冷金寒,咳吐痰沫,胸脘懑,肌肤凛冽; 5) 虚体夹湿,淋浊不痛: 薏苡仁以成熟的种仁入 药,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健脾利水,祛湿除 痹,清热排脓。《本草纲目》言 : “薏苡仁阳明药 也,能健脾,益胃”。薏苡仁药食两用,方便易 得,费伯雄在其医案中每多用之,诚如其所言: “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 为神奇,否则炫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 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 [5 ]9。此外,费伯雄用粳米煎汤代水治疗脾火,脾有 伏火,口燥唇干,烦渴易饥,热在肌肤者; 糯米煎 汤代水治疗肺痨,肺气大虚者; 陈粳米一撮煎汤代 水治疗下痢; 生、熟谷芽煎汤代水治疗脾胀,善 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者; 冬瓜子 治疗瘅症,因肝火上升犯胃故胃热而渴,肝气不舒 克脾故脾弱而胀者; 甘蔗煎汤代水治疗中消,胃火 炽盛,湿热熏蒸者; 藕煎汤代水治疗咳嗽、三消 者; 藕与茅根煎汤代水治疗齿牙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及暑湿郁蒸发黄者; 猪肾煎汤代水治疗肾 火,口燥咽干,面红目赤,耳流脓血,不闻人声 者; 嫩桑枝煎汤代水治疗肝劳,阴气拂逆,阴气亏 损,身热胁痛,头眩耳鸣,筋节弛纵者; 金针菜煎 汤代水治疗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热 不清者 。2. 4 后世医家运用概述近代医家张简斋凡遇久病或素体虚弱之人,多 以药食两用的平淡之品煎汤代水,因其性质平和而 不滋腻,可和中固本,促进脾胃吸收,增强药物疗 效 。常用药有陈葫芦瓢、黍米、谷芽、麦芽、伏龙 肝、小麦、煨姜、红枣、荷叶露、橘饼等 [6 ]。学 术思想上,张简斋根据 “人以胃气为本” ,“胃者 水谷之海 ”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等经旨,提 出 “胃以通和为贵”的观点,并指出 “不论何种 疾病,皆不能使患者因服药而引起胃纳呆滞,特别 是对内伤杂病的调补,更应注意及此”。在处方用 药时也处处固护脾胃,常以二陈汤作衬方使用,以 药食两用的平淡之品煎汤代水亦是此种考虑 。煎汤代水之法在医书中多有运用,诸如 《吴 鞠通医案 》《柳选四家医案》 《续名医类案》 《冷 庐医话 》《医方简义 》《救偏琐言》 《丁甘仁医案》 等 。历代医案在溶剂的选择上更有清水、涝水、甘 澜水、清浆水、泉水、井花水、东流水等的分别 。煎汤代水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煎煮的药材提供了 一个绝佳的溶剂,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方药的经 络走向及偏性等 。3 讨论“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 乎此” [7 ]。历代医书中煎汤代水的药物大致分为以 下 4 种情况: 1) 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浑 浊,难以服用,宜先煎后取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 药物,如灶心土、惜字炉灰、生牡蛎、海金沙、益 元散、蚕砂等 。2) 某些药物质轻而用量大或体积 大,或吸水量大,如玉米须、通草、芦根、茅根、 丝瓜络、灯心草、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荷叶、竹 茹、绿豆衣、金钱草、茵陈、益母草、车前草、枇 杷叶、杉木屑、桑寄生、地骷髅、蕲艾、鲜稻穗、 糯稻根、荆芥穗、谷芽、金银花、冬葵子、柞枝、 桑枝、冬瓜子、冬瓜皮、土茯苓等需煎汤代水用 。也有一些动物药使用采用此法,如羊脬、狗肾、猪 肾、羊猪胞、猪腰等 。3) 可以药食两用或药性平 和的药材常采用煎汤代水的方法,如薏苡仁、山 楂、藕、甘蔗、淮小麦、浮小麦、粳米、陈米、糯 米、黑料豆、百合、赤小豆、湘莲肉、萝卜、金针 菜、芦笋、荸荠、海蜇、鲍鱼、省头草、绿茶、白 蜜等 。4) 此外,还有一些贵重的药材或是避免同 时煎煮发生化学反应,如金银器 ( 儿科医案中多 有记载) 、生铁落、铜钱币、羚羊角等采取煎汤代 水法 。总之,欲治病,当深究药物之煎法,如此才能 助汤剂洗涤人体五脏六腑,开通经脉,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气血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谢妍 沈澍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