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五 )


文章插图
宋朝贡茶的重点南移至福建建州,但宋初紫笋茶仍在作贡,加工的是团饼茶 。元代因民族习惯不同,加工的是末茶,且将贡茶院从顾渚迁到了水口清晖轩,并改名为磨茶院 。明朝朱元璋提倡俭约,“革罢”团饼茶,废除捣、拍等加工工艺,改为蒸青,贡的是蒸青芽茶 。清朝初期,紫笋贡茶虽被“蠲免”,但长兴县令为讨好清廷,仍承袭明制,以蒸青紫笋茶作贡 。
紫笋贡茶在唐代统称为“土贡”,亦即官贡;贡茶的递送,全由州、县官吏操办 。汉唐时期,每三十里置驿一所,设驿长,备车、马、船,并由当役驿夫传递 。唐自德宗皇帝始,每年清明所需紫笋茶、金沙泉,就靠驿站急程递进来完成 。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杜牧在《茶山诗》中写到:“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截 。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杜牧的幕僚李郢《贡焙歌》云:“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上述诗句,都是描述紫笋茶、金沙泉,从顾渚山贡茶院加工好后,由“修贡”刺史向皇帝写就“报章”文书,然后交驿骑“急程”递送京城长安 。
明末长兴主薄《洞山岕茶系》的作者周高起,引用许有谷的诗句:“陆羽名荒旧茶舍,都叫阳羡置邮忙 。”说明在唐时,哪里有贡茶院(茶舍),哪里就有驿站 。正如宋嘉泰《吴兴志》所记,把湖、常两州刺史相会的境会亭,置在第九卷“邮驿、亭、铺”中 。这说明啄木岭上的境会亭,不是一般的凉亭,而是递送紫笋贡茶的始发驿站、也是茶叶官贡(土贡)的标志 。据清《长兴县志》载:唐贞元五年(789),紫笋茶递送分为五等:第一陆递(由驿骑急递),限以清明到京;其余四等以水路进,限以四月到京 。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唐代紫笋茶作贡时的组织工作是非常严密的,“修贡”官员的规格是也很高的 。
在《吴兴志旧编》中载:“大历五年(770)始分山析造,岁有客额,鬻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 。”就是说,从贡茶的第一年起,规定在顾渚禁止茶叶买卖,附近各乡的茶芽,一律集中到顾渚贡茶院加工 。这项工作由贡茶所在地的刺史主持,江南观察使总负责 。
所以,袁高在题名石刻中:“奉诏修贡”;杜牧在《茶山诗》中写到:“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皇帝还规定:“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暨谷雨还 。”故在80多年中,贡茶院壁上有28名刺史的题名石刻 。
可见,紫笋茶作贡,是皇帝利用公权力的政府行为,故能推动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比屋之饮”在全国的普及 。像这样高规格的贡茶,之前之后都没有出现过 。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据清顺治《长兴县志》:“明永乐二年(1404),顾渚紫笋茶加增三十斤,岁荐南京,焚于奉先殿 。”“每岁清明前三日,县官亲诣顾渚山采造,送至大雄寺,拣去杂梗,差吏房司吏一名,限于谷雨日到南京 。后只送本省布政司,自送至京 。”“万历间知县熊明遇,特筑荐春台于子山(今台基山)、金莲塔(今酒厂对岸)□挡北溪水次 。凡入山采茶讫,令先归,俟山人焙造赍出,令(指县令)亲至台恭接,然后送至大雄寺(今长春花苑址) 。拣选讫,呈县拜送有司 。⑧”说明在明万历年间,紫笋茶仍在作贡 。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你值得了解——浅析顾渚紫笋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地位

文章插图
三、紫笋茶在顾渚山作贡时,其文化(包括人文和自然)积淀,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在全国当属首屈一指 。
顾渚山至今保存完好的三组九处唐宋摩崖石刻,而且多数是湖州刺史在此修贡时留下的题名石刻,内容都涉及茶事 。其中只有悬臼岕的两处,为南宋湖州知府汪藻等名人,来访古时留下的题名石刻 。
顾渚山不但保存有全国少有、浙江唯一的唐代茶文化(人文)遗存,而且还有四五处、面积约500多亩唐代遗留下来的紫笋古茶山,可以说顾渚山保存的这些紫笋茶,是古茶山中的“活化石”,也是稀有的自然遗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