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些许闲情逸致笔者一行闲游江南 , 途径武夷胜地 , 在当地热心民众的介绍下 , 笔者循着茶香找到当地颇具美名的桐木关 。较之剑门的雄、居庸的峻 , 桐木关略显得有点单薄 , 然而此关得以名扬天下 , 并非得益于它的关 , 而是受惠于当地美名远播的茶 。
桐木关 , 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 , 乃武夷山脉断裂垭口 , 平均海拔1100米 , 其中以海拔2157.8米的黄岗山为最高峰 , 闽赣古道贯穿其间 , 系古代交通与军事要地 。关内生态良好 , 环境优美 , 素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等美誉 , 颇为世人称道 。
笔者跟随当地居民进入设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竹岚最高峰的瞭望台 , 立关北望 , 两侧高山耸峙入云 , 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 , 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 。这是地质活动造成的桐木关断裂带 , 为我国著名断裂带之一 , 景致极其雄奇壮观 。笔者有感于景 , 斗胆将王摩诘的《终南山诗咏》移入此景:白云回望合 ,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过桐木关 , 折而向东北 , 就正式进入了原始林区 。
桐木关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 走进桐木关 , 随行看到的是漫山的野茶园 , 路过的是一间接一间古意盎然的老式茶作坊 , 闻到的是浸润在空气中的茶香 , 入口的是一杯杯酵厚、火候各不相同的红茶 。笔者不禁有进入仙境的梦幻感 , 真乃只羡武夷名胜地不羡鸳鸯不羡仙 。
桐木关以茶闻名于世 , 它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 。桐木关地势高峻, 其主要的产茶区平均海拔均在1000米左右 , 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达18摄氏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内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日照较短 , 霜期较长,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松,有机物质含量高.茶树生长繁茂,茶芽粗纤维少,持嫩性高.正山小种红茶的原料主要为不同地域的武夷菜茶群体品种所制.其为野生,半野生的菜茶品种.生态系统平衡,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施用任何的化学农药 。早在18世纪正山小种红茶就飘扬过海,走进欧洲市场,成为英国皇家的贡品,时至今日 , 正山小种红茶仍然是武夷山市传统的出口创汇的重要茶叶品种,
当笔者品着袅袅茶香询问当地茶农桐木关的茶为什么如此受青睐 , 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时 , 茶农们颇为自豪地介绍说:桐木关的茶讲究的是不用一丁点儿的化肥和杀虫剂 , 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有机茶 。茶园内看似处处杂草丛生 , 让人误以为无人打理 , 早已经荒芜 , 其实并非如此 , 这都是当地的茶农有意为之 。由人工种植 , 再任它野生野长 , 如此独门秘方才使得桐木关的茶味格外的醇厚香浓 , 无愧于正山小种中的正字!
桐木关下的桐木村 , 气候宜人 , 景色秀丽 , 该村位于黄岗山下 , 黄岗山终年被缭绕的云雾和充沛的雨量 , 给茶树原料充足的湿润 , 桐木关的江墩、庙湾、麻粟等几个自然村是正山小种的主产区 , 4000多亩茶园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 , 全年气温在11度到18度之间 。茶区内森林密布 , 森林中的松树柴便是烧火的主要燃料 , 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正山小种红茶独秀的王者之香 , 即桂圆香 , 正是这种香味征服了无数英国人 。目前桐木村共有茶山6700亩左右,总人口1578人,现有制茶农户370多户,年产正山小种红茶30多万斤 。其中品种最佳的金骏眉年产可达到5000斤左右 。令笔者嗔目的是 , 近年来武夷山市年均红茶产值已达1.5亿元左右 , 可见红茶确实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经济支柱 。
在武夷山顶级红茶金骏眉问世之前 , 桐木关正处于发展的低潮 , 正山小种的市场推广相对处于疲软期 , 而正是金骏眉这一新血液的注入 , 让桐木关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 更拓宽了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市场 , 让更多得人品位到了顶级红茶的美味 。金骏眉的问世归功于桐木村一名质朴敦厚的制茶老师傅梁骏德师傅 。
推荐阅读
- 新竹新瓦屋好客上好茶生活游于艺特展开幕
- 纳雍县,采取多项举措助力抓好茶业发展
- 新瓦屋好客上好茶生活茶游于艺特展将登场
- 东快报泡好茶携手正山茶业教你泡茶
- 天外飞轩茶业,心意只为做好茶
- 福成镇,茶企打好茶品牌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 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文人的清福
- 探访长沙有好茶 有意境 心意的茶馆
- 品味好茶 放空心灵
- 鹤城乡,做好茶文章 有机茶入住大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