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酥油茶不是茶( 二 )


藏族生活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高寒的高原气候,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民族勇敢刚毅的民族个性,也形成了藏民族独具高原特色的饮食文化,藏乡的酥油茶便是其中一朵奇葩 。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 。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 。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
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 。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 。
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 。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进入21世纪以来,手摇牛(羊)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 。酥油以夏季从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 。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点灯、煨桑等都离不开酥油 。酥油还可以软化皮革,以便揉搓皮绳革条,在牧区,男女青年还用它擦脸,以保护皮肤,防晒抗寒 。被誉为青海塔尔寺密宗艺术三绝(酥油花、堆绣、壁画)之一的酥油花,更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驰名中外 。
酥油花是一种独特的雕塑艺术,它用酥油揉以各色矿物颜料塑成形态各异的形象,大至山川人物,小至花草虫鱼,无不逼真细腻,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藏区绝少产茶,制作酥油茶的茶叶,最初多来自中原地区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
5世纪时,吐蕃军队就曾通过与内地的战争夺得了大量茶叶,但直到公元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形成饮茶的习俗,茶叶也只是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品而为社会上层所珍藏 。唐开元以后,随着唐蕃之间交往的增多,饮茶习俗渐渐传入吐蕃 。
到了晚唐时期,唐蕃开始在河西和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开始大量运往藏区 。以后茶马互市盛行 。1372年,明政府专门设立茶马司,专门管理内地与边地的茶马互市活动 。清初 。茶马互市制度正式建立 。从此,茶叶开始源源不断输入藏区并进入寻常百姓家 。做酥油茶用的多为大茶和砖茶 。砖茶为长方体,重约两公厅左右 。既适合长途运输也便于外出时携带 。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藏族牧民们的创造 。为了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和露天甚至风雪里放牧的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一种御寒保暖的热饮,这样,酥油茶便应运而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