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菜在古人眼中没什么区别

【茶与菜在古人眼中没什么区别】“槚(jiǎ)”“蔎(shè)”“荈(chuǎn)”都曾指代过茶叶油条 , 是北京人都爱吃的早点 。可到了天津 , 这种吃食被称作“果子” 。天津煎饼与北京不同 , 用油条代替了薄脆 。因此 , 天津煎饼学名“煎饼果子” 。油条 , 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 。可是相隔两百里路 , 叫法已经有了很大差别 。要是在广东 , 油条则被叫做“油炸鬼” 。不明就里的人 , 很难想象这几种名字说的是一种东西 。中国地大物博 , 食品往往存在“一物多名”的现象 。茶 , 当年也是如此 。《茶经·一之源》中记载:“其名 , 一曰茶 , 二曰槚 , 三曰蔎 , 四曰茗 , 五曰荈 。”由此可见 , 起码在陆羽生活的唐代 , 茶至少就拥有着五个名字 。这里面除了茶 , 只有“茗”字如今还在使用 。比如 , “喝茶”和“品茗”两个词至今仍可通用 。只是品茗二字 , 听起来要更为文雅一些 。“茗”字因为雅致 , 也经常可以用到名字中 。例如《红楼梦》中 , 宝玉的书童就叫“茗烟” 。反而是“茶”字 , 很少见人拿来起名字 。可能是人们都觉得“茶”字 , 说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 。而“茗”字 , 表达的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一类之茶吧 。起名字是大事 , 自然要用个文雅些的字了 。至于“槚(jiǎ)”“蔎(shè)”“荈(chuǎn)” , 如今已经成了生僻字 。若是茶叶包装上出现了这些字 , 估计消费者都不知道是卖什么的了 。其实在唐代以前 , 这些字都曾指代过茶叶 。比如三国时期 , 吴国国君孙皓 , 就赐给大臣韦曜“茶荈”以代酒 。晋朝左思《娇女诗》中 , 也有“心为茶荈剧”的诗句 。茶这些五花八门名字的产生 , 很可能是跟各个产地的方言不同有关 。例如西汉扬雄《方言》中 , 就明确记载“蜀西南人谓荼曰蔎” 。中国茶叶种植 , 最早就是在西南地区 。可仅是四川一省 , 对于茶叶的叫法也不相同 。例如“葭萌”二字 , 也是蜀人对于茶的称谓 。可以说茶叶发展初期 , 各地都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给茶叶命名 。一不需要报批 , 二不需要通告 , 开心就好 。“茶”字 , 可以说是这种饮品的第一个商标比起“荈”“蔎”“槚”这几个字 , “荼”字的使用其实更为广泛 。“荼”字 , 最早出现在《诗经》 。但要注意 , 《诗经》不少篇章中说到的“荼”字不是指茶 。《尔雅·释草》中记载 , 荼是苦菜的意思 。当然 , 这个苦菜具体指什么也没说清楚 。其实在古人眼中 , 可能茶与菜也没什么区别 。既可以生吃 , 也可以煮粥 。而茶吃起来 , 也具有苦涩的口感 。所以像《诗·邺·谷风》里的“谁谓苦荼” , 到底说的是茶还是苦菜 , 至今仍存有争议 。但可以肯定 , “荼”字确实是“茶”的别称 。至于古人何时启动“荼”字中“茶”的含义 , 则多少有些令人不好琢磨 。由此也可见 , 早期名字的不确定 , 为人们辨识茶叶带来了困难 。就像如今新电影发布一样 , 总要给媒体一份通稿以便统一口径 。化解名字的复杂性 , 成了茶叶传播所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只是差了一个笔画 , 但从荼到茶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茶经·一之源》明确说 , “茶”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 。这部书是唐玄宗所撰 , 本应有三十卷 , 如今已经散佚 。按现有的资料来推测 , 《开元文字音义》是一部与《说文》《字林》类似的字书 。我们可以说 , 将“荼”省去一笔 , 定为现在的“茶”字 , 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定下来的 。“荼”中茶的含义 , 终于被正式剥离出来了 。新鲜事物的出现 , 总要面临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期 。从“荼”到“茶” , 也并不例外 。清代学者顾炎武 , 在《唐韵正》中记述了游览泰山的见闻 。他看到了唐代大历十四年(公元779)的碑文上 , 赫然刻着“荼药”二字 。唐代贞元十四年(公元798)的碑文上 , 刻着“荼宴”二字 。但是会昌元年(公元841)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和大中九年(公元855)裴休书《圭峰禅师碑》上 , 就都用了“茶”字 。陆羽写作《茶经》 , 初稿完成于公元758761年 。这个时候的唐朝文坛 , 可以说还是“荼”“茶”二字并用 。而陆羽在写作中 , 则非常明确地选用了“茶”字 , 通篇不用“荼”字 , 就是为了不让人产生混淆 。最后的书名定为《茶经》 , 也对“茶”字的推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茶经》成书半个多世纪后 , “茶”字终于得以为大众所接受 。至于其他那些曾用名 , 则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茶”字的广泛使用 , 使得这种“南方嘉木”具有了统一的标识 。也只有如此 , 它才有可能成为一种行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商品 。“茶”字 , 可以说是这种饮品的第一个商标 。在这个商标的确立和推广上 , 陆羽的《茶经》功不可没 。“其名 , 一曰茶 , 二曰槚 , 三曰蔎 , 四曰茗 , 五曰荈 。”不法商贩用槐、柳的嫩芽来充当茶叶茶叶造假 , 自古以来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以次充好” 。唐代以前 , 人们对茶的认识还很少 。很多人甚至没有见过真正的茶叶长什么样子 。所以最开始的造假手段 , 简直要用简单粗暴来形容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茶学专著 。其中就记载了茶叶造假的手法:“采不时 , 造不精 , 杂以卉莽 , 饮之成疾 。”茶叶生产 , 有很强的季节性 。春茶如同春雨 , 昂贵而稀少 。若是以夏天的茶 , 充当春茶来销售 , 商品的成本 , 就可以大大降低 。而若是再将“卉莽”掺杂其中 , 那产生的暴利可想而知 。那么 , “卉莽”到底是什么呢?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茶主下气 , 除好睡 , 消宿食 , 当日成者良 。蒸、捣经宿 , 用陈故者 , 即动风发气 。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叶杂之 。”可见 , 唐代槐、柳的嫩芽可以用来充当茶叶 。这样拙劣的手法 , 如今估计是行不通了 。唐代 , 茶叶刚刚变成普及全国的饮品 , 大众对于它的认知度还很模糊 。很多人对于茶还是只闻其名 , 未见其形 。不法商贩 , 也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唐朝茶叶造假的手段 , 竟然被英国人学会了到后来 , 唐朝茶叶造假的手段 , 竟然被英国人学会了 。原来茶叶刚刚风靡英国时 , 情况与唐朝非常相似 。人们热烈追捧这种东方神秘饮品 , 却又对它知之甚少 。而茶叶在18世纪的欧洲 , 价格逼近奢侈品 。既有如饥似渴的市场需求 , 又有不透明的产品信息 。一时间 , 英国的奸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时 , 他们在中国的茶叶中加入了桂樱、甘草 。更有甚者 , 雇佣穷人满大街回收喝过的茶叶渣 。当然 , 他们不是为了做茶叶枕头 。不法商贩竟然将茶叶渣烘干后兑入商品茶中出售 。1784年 , 连查尔斯三世都注意到了劣质茶叶的问题 。当时的一篇文字 , 描述了奸商们的行为:“将梣(木樨科落叶乔木)的叶子晒干 , 再用火烤一下 , 而后摊在地上 。用脚踩踏直至细碎 。然后把细碎的叶子放入有羊粪水的桶里浸泡 , 之后取出再摊在地上晾干 。”由此可见 , 当年英国人可真是把《茶经》“读透了” 。不要说老百姓 , 有时候奸商连皇帝都敢骗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比又有贪利之民 , 购求外焙已采之芽 , 假以制造 , 研碎已成之饼 , 易以范模 , 虽名氏、采制似之 , 其肤理色泽 , 何所逃于鉴赏哉 。”发展到宋代 , 造假手段稍有进步 。从滥竽充数 , 变成了以次充好 。起码 , 掺杂“卉莽”的拙劣戏法不再用了 。调转思路 , 又在产区上动起了手脚 。造假蔚然成风 , 结果都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笔者揣测 , 宋徽宗本人肯定是见过甚至喝过这种假茶 。不然的话 , 怎么会有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呢?幸亏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懂茶的皇帝之一 , 不然 , 一不留神也会做了冤大头 。茶叶生产 , 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影响 。所以 , 一般茶品前面还要冠以产地 , 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鼎白茶等 。用普通产区冒充知名产区的茶叶 , 是如今重要的作伪手段 。其实 , 明清时期“产区造假”问题就相当严重 。晚明黄龙德《茶说》中记载:“其余杭浙等产 , 皆冒虎丘、天池之名 , 宣、池等产 , 尽假松萝之号 。此乱真之品 , 不足珍赏者也 。”由于茶叶作假防不胜防 , 所以历代茶书中一般都会用一定的篇幅介绍辨伪方法 。客观上 , 也为后人记录下了很多茶叶作伪手段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茶叶造假 , 只可蒙骗一时 。真的 , 假不了;假的 , 它也永远不能成真!古今中外 , 茶叶造假都是让爱茶人头疼的事情 。《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作者:杨多杰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