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之道可俗 可雅( 二 )


寻觅:登山临水
山水,在文人的内心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可逸游,可揽胜,可静观,可归隐,可雅集,山水总是能成为一方心灵安顿的所在 。在山水之中,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知此生,身心俱犷,饮啄自适,放恣形骸之外,盘礴溪山之间,俯仰无累于情 。(明·莫是龙《笔麈》)
于是,在古人的诗文中,茶事雅集常常是在山水间铺展开来 。清风明月、竹林松间、溪畔石上,皆可寻来作为品茶理想的之境 。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文士雅集之雅境:“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 。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 。字里行间,活色生香,尽是闲雅 。
这样的场景,也多见于明人的绘画,如文征明《惠山茶会图》、《林榭煎茶图》,唐寅《事茗图》、《烹茶图》,仇英《松间煮茗图》等,皆被后世引为山水茶事的经典之作 。
【茶品之道可俗 可雅】 文士们挣脱了名缰利锁的羁绊,从庙堂投向山林的怀抱 。与二三茶侣,于山水间幽坐,或汲泉煮茗,或染翰泼墨,或对弈调琴,或清言佛禅,把尘嚣烦扰都捐,直触灵魂的最深处,还原最真实的自我 。
追求细节完美的许次纾,在登山临水时,还独创了一套饮茶装备,比起今天的旅行茶具来要繁复得多:“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 。茶罂一,注二,铫一,小瓯四,洗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小炉、香囊、匕箸,此为半肩 。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 。为了在山水中喝杯茶,特别准备了满满一挑子的器物,乐山乐水乐茶之心,不可不谓是至真至诚 。
山林之境是天地的造化,自有四时之序的流转,如影随形的是景致之变,给品茗带来别样的心灵体验 。黄龙德云:
“饮不以时为废兴,亦不以侯为可否,无往而不得其应 。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荫,饮于秋也;暖合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 。(《茶说》)目今茶界颇有名气的“无上清凉云茶会及许多茶友们热衷于参与的节气茶会,便是古风的再现 。在季节的当令,诸友兴会雅集,布席于山水间,一啜一饮间,感受季节的轮换,畅叙幽情,观照内心 。
营造:构一斗室
品茶之境,可寻,亦可造 。
明以前,文人的茶空间似乎都不独立存在 。从诗文、绘画来看,僧房禅院,草堂茅庐,亭台楼阁,别业庭园,书斋厅堂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发挥着茶空间的功能 。尽管许多寺院中都设有“茶寮这样的独立饮茶场所,但其只是满足僧众解渴、宗教仪轨之需,不可视为严格意义上具有审美功能的茶空间 。
真正“专业化文人茶空间的出现,是在明代,以陆树声《茶寮记》为标志 。与其说《茶寮记》是一部茶书,不如说是一篇小品文,用今天的话说也至多是一条长微博 。全文不过寥寥500字左右,但信息量却不小,包含了茶寮的设计布局、茶器的选择、事茶人员的安排及茶寮中烹茶啜茶的感悟 。
茶寮的构筑及内部茶境的营造,是主人思想境界、艺术趣尚及生活姿态的具象化 。或独烹独啜,或约朋邀友,在自己精心建构的茶寮中品茗,也同样可以获得超然世外、逍遥自在的山水情趣 。然而,晚明的文震亨很讨巧,茶寮挨着山斋而建,山水与茶室,“鱼和熊掌兼得 。
若想获知详尽的茶寮室内“装修方案,还得找许次纾,他考虑得非常周全:
小斋之外,别置茶寮 。高燥明爽,勿令闭塞 。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 。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腾散 。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孟,为临时供具 。别置一几,以顿他器 。旁列一架,巾缆悬之,见用之时,即置房中 。斟酌之后,旋加以盖,毋受尘污,使损水力 。炭宜远置,勿令近炉,尤宜多办宿干易炽 。炉少去壁,灰宜频扫 。总之以慎火防燕,此为最急 。
不过,较之“茶皇帝乾隆的私人茶合,他的茶寮绝不算“高大上 。光是数量上,乾隆就睥睨史上和他一样嗜茶如命的宋徽宗,更不用说普通文人了 。
乾隆的茶舍遍布各处行宫园囿,如“玉乳泉、“清晖阁、“清可轩、清漪园“春风啜茗台、静明园“竹炉山房,香山静宜园“竹炉精舍、香山碧云寺“试泉悦兴山房,西苑“千尺雪、“焙茶坞,盘山静寄山庄“千尺雪,热河避暑山庄“千尺雪、“味甘书屋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