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 二 )


作为一名演员 , 天赋、技巧、经验、知识积累等都会影响其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 , 最终影响作品的成功与否 。 有些因素并非人力可控 , 但是对表演事业的敬畏之心 , 对作品的尊重 , 对观众的负责等是可控的 。 在戏曲、话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 常有先生强调 , 一台戏或剧长达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 必须要全身心投入 , 要拿捏住情感不能有丝毫松懈 , 这是考验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 换句话说 , 不管自己有什么特殊情况 , 身体有多么不舒服 , 心情有多么不好 , 都应该忘记自己 , 记住角色 , 把“戏比天大”牢记心底 。 楚剧名家彭青莲曾讲过一个旧事 , 有一年冬天 , 因连唱两个月大戏 , 偶感风寒 , 带病唱完一场戏后 , 刚到后台就倒下了 。 但是台下观众不了解情况 , 还在高喊着返场加唱 , 彭青莲咬牙站起来 , 一上台又是生龙活虎、光彩照人 。 这样的“硬撑”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 , 但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冒着风雪赶几十里路来看他们演出的观众 。
老一代文艺工作者把戏看得比天大 , 把角色看得比名利高 , 这样的敬业精神和敬畏之心恰恰是一些爆红的流量明星、丑闻不断的劣迹艺人所不具备的 。
追求:德艺双馨才能艺术常青
文娱行业尤其是影视行业 , 利益复杂 , 诱惑多 , 是典型的名利场 ,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前些年 , 一批围绕“小鲜肉”打造的影视剧泛滥成灾 , 粗糙的演技和特效饱受诟病 , 严重拉低了影视行业的平均水准 。 随之而来的 , 没有演技却要抢C位 , 不会演戏却要盲目跨界渐成潮流 , 一批流量明星硬是用“毫无演技”将“演员”一词分化成了不会演戏的演员“小鲜肉”和专业水平有保障的演员“老戏骨” 。 这也使得为“演员”正名变得尤为急迫 。
近日 , 《演员》的播出对于文娱圈来说无疑是一股春风 , 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坚持与坚守必将以榜样的力量带来一场巨变 。
曾有人说 , 祝希娟是“二十二大电影明星”里最幸运的一位 , 因为当年还是学生的她就凭《红色娘子军》里吴琼花一角 , 获得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 在《演员》中 , 祝希娟本人作了回应 , 她说 , 真正的幸运在于表演路上所学第一课是艺德 , “当年 , 我们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前 , 第一课是留给‘道德’的” 。 这样的自我要求既得益于老一辈师长的言传身教 , 也是从无数英雄人物的事迹中汲取的精神养分 。 “江姐牺牲了 , 荣誉我们得了 。 ”镜头前 , 时年97岁高龄的于蓝说到此处连连摆手 , “请忘了我这个演员 , 而永远记住江姐 。 ”正是因为心怀如此信念 , 用忘我的表演塑造出流传久远的经典角色 , 才不会损害“演员”这个美名 。 唯有德艺双馨 , 才能使得艺术角色和作品常青 。
一段时间以来 , 文娱乱象模糊了是非美丑的界限 , 影响了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建设和审美教育 , 为美育等带来极大挑战 。 值得庆幸的是 , 随着相关部门的重拳出击 , 积极引导 , 老戏骨出演的影视剧收获广泛好评 , 德艺双馨艺术家受到更多关注 , 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等老一辈艺术家为切入点诠释“演员”内涵的纪录电影也在全社会引发热议 。 我们有理由对文娱圈的良性发展和演艺行业的德艺同行保持乐观 。 唯愿老戏骨、老艺术家的精神春风化雨般滋润年青一代 , 变得越来越好 。
【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作者杨抒媛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金华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