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


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首部探讨艺德纪录电影《演员》上映,应从老戏骨身上学什么
文章图片

本文图片 光明日报
近日 , 中国首部探讨演员艺德的纪录电影《演员》上映 , 引发了广泛热议 。 影片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切入点回望中国电影史 , 结合影像资料将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等德艺双馨艺术家对演艺生涯的感悟与思考搬上大银幕 , 展现以“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 , 如何用一生的艺术实践诠释“演员”的真谛 。
在注意力经济和造星产业急速发展的今天 , 文娱圈乱象不断 。 很长一段时间 , “小鲜肉”霸屏成常态 , 在此背景下 , 与之对应的“老戏骨”在网络助推下逐渐成为热词 。 尽管不少文艺工作者相比于“老戏骨” , 更喜欢“演员”这个称号 , 但是某种程度上 , “老戏骨”一词在广大网友心中俨然已经成了演技派、德艺双馨艺术家的代名词 。 那么 , 在各部门联合整治文娱乱象、引导文娱行业健康发展的当下 , 我们能从老戏骨身上学些什么呢?
演技:老戏骨撑起精品剧半边天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暑期档 , 有一部电视剧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盛夏的温度 , 那就是《扫黑风暴》 。
这部剧火速出圈 , 蝉联同期剧集播放量日冠军 , 引发广泛讨论的背后 , 除了取材于中央政法委筛选的真实案例 , 故事真实、硬核 , “演技在线”更是其制胜法宝 。 正如研讨会上专家所言 , 《扫黑风暴》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 , 关键在于“以真实打地基、用故事起高楼、以气氛抓人心、用角色引共情” 。 老戏骨的精彩演绎 , 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让人记得住的角色 , 最终成就了一部爆款电视剧 。
剧中 , 无论是王志飞饰演的大反派高明远 , 还是刘奕君饰演的警察何勇 , 抑或是吴越饰演的贺芸 , 刘之冰饰演的骆山河 , 谭凯饰演的董耀 , 赵小锐饰演的曹鹏……正、邪、亦正亦邪 , 善恶黑白 , 复杂人性 , 大大小小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他们的名字甚至不及角色深入人心 ,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撑起了整部剧的半边天 , 将作品的质量和高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 也成为口碑的重要保障 。 老戏骨之间的对手戏 , 从台词功底到细节演绎更是为广大网友所津津乐道 。
回看今年上半年播出的两大现象级爆款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 , 老戏骨精湛的演技同样是网友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 《山海情》中既有公认的演技派张嘉益、闫妮等保驾护航 , 更有尤勇智、祖峰等戏比人火的演技担当 。 《山海情》最早出圈的一场戏就是张嘉益饰演的村支书马喊水 , 顶着歪帽子 , 嘴里叼着小树叶 , 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到易地搬迁跑回来的村民家里询问原因 。 张嘉益的出场戏被剪成小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网友之间广泛传播 , 如此用心的细节为该剧热播奠定了口碑基础 。 而尤勇智演完李大有之后 , 更是留下了“大有叔”的亲切称号 , 他把一个小人物演得入木三分 , 有人评价说“真实地让人牙痒 , 也真实地让人心疼” 。 《觉醒年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于和伟、马少骅等演技派的精彩演绎 。
敬业:没有小角色 , 只有小演员
“没有小角色 , 只有小演员 。 ”这是演了一辈子小人物的表演艺术家牛犇常说的一句话 。 从11岁演戏至今 , 他成功塑造了《红色娘子军》中的小庞、《泉水叮咚》中的大刘、《老酒馆》里的“老二两”等数百个小人物 。 这些人物甚至连完整的名字都没有 , 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 也为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 。 正如评论家所说:牛犇饰演的小角色不会是作品的焦点 , 但永远是作品的亮点 。 这是一个老艺术家为我们做的最佳示范 。
长期以来 , 在流量为王的导向下 , 被观众尊称为老戏骨的演员反倒出演的多是配角 。 但是即便如此 , 相比于流量明星动不动爆出的天价片酬、耍大牌、争C位等丑闻 , 这些老戏骨提出的最高要求也不过是围绕角色的探讨 。 戏比天大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职业态度和基本操守 。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练厅 , “戏比天大”四个大字十分醒目 , 好演员从何而来 , 经典作品从何而来 , 这四个大字即是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