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为什么减肥很难?BBC一部记录片刷新人们对肥胖的认知( 二 )



日常生活中 , 很多人对肥胖的态度越来越苛责 , 甚至所有肥胖的人都被指责:很懒惰 , 很糟糕 。
于是 , 杨博士决定寻找新闻事件背后的人 , 并且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分析他们的故事 。
莱斯是他从报纸上寻找的第一个“有故事的胖子” 。
莱斯从小就有肥胖症 , 登上报纸头条是源于一次登机经历 。


头条标题用硕大字号标明:234公斤男子乘机时被告知要买两个座位 , 买到的座位一个在17排一个在19排”!
回忆起那段经历 , 莱斯记忆犹新 。
他按照机场的规定办理买票和登机手续 , 每到一个环节 , 都会被工作人员拦住 。 于是 , 几乎所有人都在回头看“那个胖子怎么了?”


无论莱斯希望与否 , 他的生活总被揭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所有人看 。 尽管他非常不情愿 。
莱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 就因为胖而被羞辱、被欺负 。




那时候 , 没有人想带着他一起玩游戏 。 难过的时候 , 他一个人去商店 , 随便买点什么 , 回到家把自己反锁卧室躲起来吃 。
他越吃越胖 , 越胖越难过 , 越难过就吃得更多……恶性循环 。


后来 , 莱斯结婚了 。
可结婚还不到一年 , 他的妻子去世了 。
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 用食物作为安慰是普遍现象 , 当生活给他重击时 , 这种嗜好愈发严重 。


那时的莱斯什么都不想做 , 女儿回到家 , 莱斯也总是提不起精神 , 随便叫个外卖 , 父女俩一起吃 。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久 , 但莱斯从小的经历就是这样 , 只靠吃来获得安慰 , 别无他法 。
莱斯觉得生活百无聊赖 , 然而外人却从不关心这个胖子的生命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
莱斯不是没想过努力减肥 , 但现实中他还是遇到很多问题:


他的身体没办法参加锻炼;
他的肩部有问题;
两膝有关节炎 ,
需要周围人帮忙 , 才能搞定生活里的一切 。
其实 , 像莱斯这种情况的胖子不在少数 , 有个体态偏胖的女孩说她的母亲自杀了 , 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振作了起来 , 之后不可避免地 , 又开始靠吃来安抚自己 。



这些曾借助食物来寻求安慰的人 , 每次感到郁闷的时候 , 就会直奔食物 , 想通过吃东西让自己好起来 。
但她们自己也知道:这没用 。

便利的外卖环境
给大脑传递虚假信息
现在的生活环境 , 让人们吃饱肚子变得非常容易 。
杨博士在拜访莱斯之后回程的路上经过一条商业街 , 随便一数就有8家外卖店 , 而且售卖的都是高热量的食物 。
杨博士买了一个汉堡套餐 , 算了下食物的热量是1073千卡 。 要想消耗掉这些热量 , 必须要行走将近4个小时 。

然而 , 过去的人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 一万年前 , 在塞伦盖蒂平原上 , 如果想抓回一只羚羊当作食物 , 光是抓羚羊就会消耗掉很多体力 , 将近2000千卡的热量 。
现在 , 只要你动动手指 , 外卖就会送到你的手上 。

过去20年 , 外卖数量飙升 , 如果你住的地方或工作的区域能提供多家外卖服务的餐厅 , 那么你患上肥胖症的几率就能翻倍 。
当人们生活在这种“便利”的环境中 , 大脑收获的信息是:人们随时可能挨饿 , 需要不停吸收热量 。
当人们收到这些错误信息误导时 , 便不停地在外卖平台上下单 。


在纪录片中 , 杨博士还到访了一家医院 , 医院的院长说:5岁儿童当中 , 每10个就有一个是超重的 。 当然 , 这也许和母亲孕期的饮食方式有关 。
母亲的营养和生活方式对婴儿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 其中也会影响孩子是否易患肥胖症的体质 。

研究表明 , 快速释放糖分的食物一旦流经胎盘 , 会产生过量的脂肪细胞 , 而这种过量的脂肪细胞会伴随胎儿的一生 , 所以这会使孩子患上肥胖症的风险增加5倍以上 。


所以 , 母亲在孕期怎么吃 , 关系着孩子未来是否患上肥胖症 。



胖子的身体里有“吃货基因”
科学研究发现 , 有100种基因与肥胖有关 , 其中作用最大的基因叫做“脂质及肥胖相关基因” , 也叫“吃货基因”(FTO) 。

每个人都携带FTO , 但有些人遗传了略有差异的FTO , 从而增加了肥胖的几率 。
平均每6个人中 , 就有一个FTO双重变异者;
他们比没有“吃货基因”的人平均重3公斤;
吃得更多 , 肥胖几率高50% 。




这些携带FTO双重变异的人 , 大脑会传送这样的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