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和家长有关?来看看专家的“锦囊妙计”吧


孩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和家长有关?来看看专家的“锦囊妙计”吧文章插图
张岩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首席采访人员王苗苗
在天真烂漫的年纪 , 心里却被蒙上一团乌云 , 厌学、暴躁、易怒、冷漠……这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词语 , 却接二连三地找上了门 。
说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 知道的人不在少数 , 但对不少人来说 , 它依旧是陌生的 , 是不愿接受甚至是排斥的 。 那么 ,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 且日趋低龄化的当下 , 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 又该如何避免呢?今天 , 我们来听听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张岩滨的“锦囊妙计” 。
工作
坐不坐诊一个样“忙”成了常态
“能稍等我一下吗?不好意思 , 这边有个患儿家属找我有点事 。 ”拿上资料 , 张岩滨急匆匆离开了病区办公室 。
这一天 , 本不是张岩滨的坐诊日 , 可似乎 , 不坐诊的她并没有比坐诊时清闲半分 , 而据了解 , 这已经是她当天在完成正常工作外见的第三个患儿家属 , “现在疫情防控有要求 , 但患儿家属也有需求 , 所以只能咱多跑跑路了 。 ”说起这些 , 张岩滨笑了 。
1999年 , 从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毕业后 , 张岩滨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 , 后随着全国精神科和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不断发展 , 该院设立了全国唯一拥有开放病房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 而张岩滨也就成了该科室的一名成员 。
“好像从工作那天起 , 手机就没再关过机 。 ”张岩滨挺害怕不当班时接到医院电话 , “因为一有电话 , 特别是晚上 , 肯定就是病房出啥事了 。 ”可一方面 , 她又十分担心错过一个电话 , “有的是医院打的 , 有的是患儿家长打的 , 但肯定都是有事才打 。 ”对张岩滨来说 , 从医21年 , 她已很难将生活和工作分得特别清 , 因为几乎每天 , 她都在为病房里的孩子操着心 。
选择
工作辛苦是必然但所获价值足以填补
“其实做‘儿童青少年科’是比较累的 , 也比较辛苦 。 ”张岩滨所说的辛苦和累 , 不光来自对患儿用药绝对安全性的考虑 , 还有极大一部分来自开放病房管理上的压力 。
比如在前几年 , 类似患儿趁医护不注意偷跑出去上网、跑出去不愿回来等 , 常让张岩滨和同事倍感压力 , 而近几年 , 因重度抑郁自杀、自残的孩子 , 则又十分让张岩滨和同事忧心 。
“现在孩子很聪明 , 有孩子通过快递来藏刀片 。 ”为防止孩子受伤 , 张岩滨所在科室购买了金属探测仪 , 每天都要对患儿和病房扫上一遍 。 当然 , 有时候张岩滨和同事还得充当调解员 , “患儿之间有时会发生摩擦 , 有些家长还护短 , 那我们就得赶紧调解 , 包括家长间的矛盾 , 我们也得给解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