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食猿雕 , 雕如其名 , 它们会捕食灵长类 , 但却不单单以灵长类为食 , 之所以得名 , 是因为最早关注食猿雕的研究者 , 在它的胃里发现了没消化完的猕猴 , 再加上坊间流传的关于雕吃猴的传说 , 食猿雕的名字应运而生 , 如果说这个名字透露了它们的食性 , 那菲律宾鹰就表明了它们的分布范围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食猿雕是菲律宾特有的鹰 , 也是菲律宾的国鸟 , 它们以茂密的热带雨林为栖身之所 , 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对食猿雕来说都是食物 。
与猛禽家族的成员们一样 , 食猿雕凭实力站在了其栖息地的食物链顶端 , 它们不仅能捕食天上飞的鸟 , 树上窜的猴 , 还能抓地上跑的猫、狗、蛇、鼠、兔 , 可以这么说 , 一对食猿雕领地范围内的所有动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上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说是一对食猿雕的领地呢?一方面 , 食猿雕是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 , 每一对食猿雕会占据大约30平方公里的领域 , 在此区域内肆意捕食 , 生息繁衍;另一方面 , 食猿雕是一夫一妻制 , 一对食猿雕会相伴一生 , 但如果其中一只出现什么意外 , 另一只还是会寻找新的配偶 。
每年7月 , 食猿雕进入繁殖季节 , 雌性食猿雕一次只产一枚卵 , 经过60天左右的孵化 , 小食猿雕就能破壳而出了 。
在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 , 小食猿雕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 , 父母会为它带回各种各样的食物 , 并用尖牙利爪扯下最柔软的肉喂给它 。 4个月一过 , 小食猿雕的羽翼逐渐丰满 , 也就迎来了出巢的时刻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然而出巢并不意味着能够独立生活 , 因为此时的它们别说去狩猎了 , 就连飞行高度和腾空时长都得勤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 毕竟谁也不是天生的王者 , 幼年食猿雕要想像父母一样强悍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它们至少还需要在父母身边乖乖地待上一年多 , 以便学习生存技能 , 而这也正是食猿雕成为“雕中之虎”的必经之路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首先 , 力量要足够大 。 成年食猿雕体长80厘米到100厘米 , 体重10斤到16斤 , 翼展则能够达到1米8到2米2之间 。 单看体长、体重 , 食猿雕好像并不占优势 , 但是它们凭借优秀的飞行能力从高处俯冲而下 , 力量就会以倍数增长 , 冲击力之强 , 使得大部分猎物都难以承受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其次 , 喙和爪要足够锋利 。 在冲向猎物后 , 食猿雕会先利用喙啄瞎猎物的眼睛 , 以免对方逃跑 , 接着喙爪并用 , 撕扯吞食新鲜的肉或者脑部 。 在关于食猿雕的纪录片中 , 我们经常能看到它们抓着猎物飞行的画面 , 这也得益于那一对强有力的爪子 , 因为这双爪子抓起其3/4体重的猎物不成问题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再次 , 学会有效的合作狩猎 。 食猿雕通常是单独捕食 , 但偶尔也会利用战术 , 尤其是在捕猎长尾猕猴的时候 。 这是因为长尾猕猴的体重与食猿雕相近 , 而且十分善于在林间穿梭 , 对于食猿雕来说 , 猕猴是个需要耗费点精力的对手 , 在捕食时 , 往往是一只食猿雕在前分散猴子的注意力 , 另一只则在猴子慌乱时伺机出击 , 以此提高捕食的成功率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虽然食猿雕异常凶猛 ,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 , 每对食猿雕每年只产下一个后代 , 而且抚育一个后代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 待到这个后代能够独立生存 , 它们才会再次生育 。 在所有猛禽中 , 如此长的繁育周期并不多见 , 因此食猿雕面临着种群数量减少的难题 。
食猿雕|“雕中之虎”食猿雕,位列食物链顶端,为什么只剩下400对?
文章插图

即便菲律宾很早就把食猿雕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 但根据2020年的数据 , 如今野外只有大约400对食猿雕 , 数量依旧不容乐观 。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 菲律宾已经实施了许多保护措施 , 比如人工繁育饲养食猿雕、保护食猿雕栖息地、严惩任何伤害食猿雕的行为等等 , 毕竟作为菲律宾的“国鸟” , 食猿雕已经有了超乎物种本身的象征意义 , 谁都不希望它灭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