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能记事的时候开始 , 好像只要是我们得了感冒发烧这些大病小病 , 爸妈都总会让我们多喝一些热水 , 多吃一些热的东西 , 说是这样可以让身体流汗 , 感冒发烧能好得快一些 。
吃饭的时候也总能听到老妈在耳边念叨着:“饭菜一定要趁热吃 , 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 。 ”
文章插图
但是 , “趁热吃”真的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好一点么?实际上 , “趁热吃”不仅对身体没有什么益处 , 反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严重的甚至还有致癌的风险 。
这时肯定有小伙伴觉得满头雾水:“既然不提倡趁热吃 , 那难道我们要把食物放凉了再吃么?”其实也不能这么说 , 究竟我们要怎么吃 , 大家听我慢慢来说 。
一、“趁热吃”对身体有何危害?
大家一定都有过喝热汤或者是吃热食的时候 , 食物吃下肚子之后 , 嘴巴的上颚和舌头慢慢变得红肿、麻木的经历吧?
文章插图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身体对我们发出了“危机信号”的表现 , 说明我们的口腔粘膜可能是被汤水或者是热食烫伤了 。
我们嘴里的这层口腔粘膜是比较脆弱的 , 一般情况下 , 10℃~40℃的食物吃到嘴里正好合适;而当食物的温度到达50℃~60℃时 , 口腔就只能勉强耐受了;超过65℃的食物 , 甚至能对口腔和食道造成伤害 。
粘膜如果是偶尔烫伤 , 倒还是可以自我修复的 。 但是如果经常食用温度高的食物 , 使得食管长期经历一个损伤又修复的过程 , 那在这个过程中 , 发生不良修复的概率就会增加 。
文章插图
修复过程中 , 受损部位的“异型性”细胞不断增加 , 就很有可能会引起受损部位恶变的情况发生 。
在我们日常的进食中 , 食物通过口腔、食道到达胃部的时间 , 大约是在9秒左右 。 如果我们吃的是一口高温度的食物 , 也就意味着口腔以及食道要承受9秒的灼烫 。
说到这里 , 大家应该都会有所疑问:“我们平时吃东西也没觉得很烫啊 , 怎么会伤害到身体呢?”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二、“超标”的食物温度
文章插图
有测试表明 , 在室温34℃的环境下 , 刚烧开倒进杯子里的水 , 温度一般在94℃左右 , 放置了15分钟左右 , 温度依然还能高达65℃ 。
再抛去烧开的水不说 , 我们平时煮好再盛到碗里的粥有92℃ , 放置15分钟左右 , 温度还能高至80℃ , 即使我们又吹又搅的去喝粥 , 粥的温度也依然能达到70℃的温度 。
以此大家可以再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 刚泡好的咖啡、刚煮好的面条、刚炒好的饭菜等等 。 有不少热食的温度都在65℃左右 , 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它们 。
文章插图
所以 , 即使我们在吃这些热食的时候 , 嘴里并没有感觉出有多大的烫感 , 但是它们对口腔和食道造成的危害 , 却是在偷偷发生着的 。
三、晾晾再吃也不急
对于年轻人来说 , 吃的东西稍微烫一些 , 我们的感知力还会稍强一些 。 有些人把东西吃到嘴里 , 感觉到了烫之后就会立即下咽 。 因为口腔内的热温度感应器官分布密度比食管要多 , 所以食管对烫的感知力就会稍差一些 , 所以我们会觉得没有多烫 。
文章插图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 , 由于接触的热食的次数慢慢增多了 , 口腔和食道里的新生粘膜也会对烫感有一定免疫力 , 这就导致我们对烫的感知力会有所减弱 。
所以 , 父母在吃热食的时候 , 都不会感觉是烫 , 甚至还挺喜欢那种暖呼呼的感觉 。 当然 , 这种喜欢“趁热吃”的习惯 , 对于老一辈来说 , 也是可以理解的 。
毕竟在当时的生活条件来看 , 加热食物是比较妥当的保证食品安全的方法 。 再其次 , 食物凉了也确实是对肠胃不好 , 有的食物也是热一点会更好吃一些 。
文章插图
但是 , 如今我们的食品安全做的越来越好 , 食物的卫生都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 “趁热吃”的习惯也应当改一改了 。 吃饭菜前 , 多吹吹 , 多晾晾再吃 , 才能减少烫的食物对口腔和食道造成的伤害 。
如果大家身边有喜欢“趁热吃”或是“趁烫吃”的亲人或是小伙伴 , 那吃饭时也记得提醒一句:“别着急 , 吹一吹再吃 。 ”
美食不急在一时品尝 , 莫不要因为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而伤了我们的身体 。
【口腔|【科普】“趁热吃”背后的健康风险有多大?】大家平常都有“趁热吃”的习惯吗?
推荐阅读
- 【夜读】豆腐飘香
- 鸡翅家常做法,做法简单 ,汤汁浓郁,美味下饭,真的超赞!
- 炖猪肉时,牢记“3不放”,肉烂味鲜无腥味,香味十足!
- 麦卡锡|美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透露自己曾感染新冠,当时却不知道
- 海带和什么炖是绝配?
- 杨振宁|清华辟谣杨振宁去世消息
- 蒜泥肥牛只需1碗料汁
- 这道菜,我家一周做三次,只需蒸一蒸,每次一大盘不够吃
- 红烧肉最好吃的做法,不用酱油,肉嫩软糯,肥而不腻,特别好吃
- 沃柑|沃柑浸泡保鲜液后直接上市,沃柑到底还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