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小生泰斗”任哲中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已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省秦腔协会副主席任哲中先生,一生倾情秦腔事业,独创了观众为之倾倒的秦腔“任派”艺术,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感染了千千万万戏迷,是饮誉西北五省的“秦腔小生泰斗”。
任哲中是陕西省永寿县南关村人,出身贫苦,自幼生性颖悟,痴醉唱戏。1940年,12岁的任哲中就入刘文伯、范紫东创办的“晓钟社”习艺,开始走上职业演艺生涯,初工旦角,后学小生。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而且对唱戏很有天赋和悟性,小小年纪就被范紫东、封至模、孙仁玉、刘毓中、雒秉华等名家看重,受到这些名家的严格训练和教导。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为他起了艺名。严师出高徒,凭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加上自己后天严苛的磨练,任哲中练就了舞台上扎实的唱念做打基本功,很快在晓钟社崭露头角。他成名极早,刚20岁出头,就在秦腔界声名鹊起,跻身名演员之列;早在四十年代就唱红关中,五六十年代,任哲中就以“秦腔小生泰斗”的称号享誉戏曲界和西北五省。
“秦腔小生泰斗”任哲中
文章插图
秦腔《周仁回府》任哲中饰周仁
1954年,任哲中进入名家荟萃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他如同小河汇入大海,艺术视野开阔了,演艺才华也得到充分发挥,其声腔及表演艺术更加炉火纯青。他独特、优美、浑厚、韵味悠长的唱腔名段通过电台、电视台经年累月地播放,回荡在西北城乡大地上。
任哲中主演的经典剧目有《周仁回府》《花亭相会》《法门寺》《激友》《软玉屏》《血泪仇》《祝福》《卧虎令》等一百多本戏。他在声腔和演技方面有不少绝活,最受观众热捧的是他在《周仁回府》中饰演周仁时的经典演绎,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得到了“活周仁”的称号。
任哲中在传统秦腔的声腔及塑造人物方面均有非同寻常的独创和领悟力,他善于潜心琢磨角色内心世界,表演务求神似,工于用声音精益求精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他的唱腔既传承了秦腔慷慨激越的传统和秦声豪迈悲壮的破阵风格,又做到刚柔兼顾;既有中路秦腔的传统唱法,又有西府唱腔的特点,同时吸收了山西梆子的精华;演“生角”中汇入了“旦角”流畅柔和的特点。任哲中把这些不同艺术元素的闪光点综合于自己的演唱中,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嗓音高昂清亮、跌宕起伏、鼻腔共鸣、韵味浓厚的“任派”风格。他运用深沉哀婉的鼻音、喉音、苦音、哭音,塑造出的忍辱负重的周仁、穷愁潦倒的张仪、纯朴善良的贺老六以及王东财等人物都成了秦腔艺术舞台上无法望其项背的经典角色。
到了晚年,任哲中的唱腔音域更宽而浑厚,略带沙音的唱腔苍凉惆怅,细腻感人,动人心魄,更别有韵味。他的身段扮相清俊,洒脱干练,表演潇洒大气,细腻深邃,是秦腔界少有的扮相、唱腔、演技兼备的全才演员。他反复打磨的靴挑纱帽、摇单帽翅、甩稍子等精湛演技,为众多后学者所师从,然无越其右者。
“秦腔小生泰斗”任哲中】任哲中从草根演员起家,一路走到艺术大师,成为秦腔名角,是剧院中的金字招牌,只要有他主演的戏报一挂出,就场场爆满。据说六十年代任哲中在西安西大街连演《周仁回府》三个月一百多场,仍一票难求,许多捞不上票的戏迷就站在剧场外从大喇叭里听完全场,直至有一天,潮水般涌向城内看《周仁回府》的观众,使南大街交通瘫痪了三个多小时。
1982年,剧团到外地演出,任哲中和剧团里另一个演员分别被安排为AB角在《卧虎令》中扮演刘秀,那天,出台扮演刘秀的演员是B角而非任哲中。演出结束时,万余观众围住戏台不散场,要求任哲中出来唱两句。因当天任哲中未随团,没过足戏瘾的戏迷们便鼓噪着把砖头瓦块“飞”上了舞台。一次,剧团在长安县斗门镇演《祝福》,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发现剧团要转团,立刻将剧团层层围住,不准他们装戏箱,直到团领导答应第二天加演一场任哲中的戏,观众才离去。还有一次,任哲中应某饭店的要求,没有伴奏清唱了几句戏,猝然间饭店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公安人员不得不去疏导人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