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喜的方面:桓公长期在位,给予了陈国一段比较长久、稳定的发展时间,使其不会因国君频繁更替而产生动荡。并且,妫鲍在位较久,也说明他侍奉天子、朝廷的时间较长,加上陈国乃是舜帝后人的封国,本就爵位很高,让陈国在朝中有着相当的话语权。另外,陈桓公虽算不上有多英明神武,但至少不昏庸无道。因此,他在位期间陈国既没有内乱,对外也与四邻比较和睦,让本国子民没太受到战乱之苦。难怪陈国可以在春秋时期位列十二大诸侯之中,想必妫鲍是有一定贡献的。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那既然“闲叙”你提到了五父的野心,莫非文章开头所说的陈国国内发生的变故就是他篡位了吗?的确,陈佗最终是篡夺了国君之位,但就史料记载来看,他并不是从兄长手中抢到的,而是在桓公离世后,杀害了侄儿妫免,才自立成为陈国国君(【注意】:《史记》称陈佗自立后为陈厉公,但根据《左传》的详细记载来看,这一说法有误。陈佗只应被叫做陈佗,陈厉公是推翻他的后继之君)。所以,陈佗篡位只是这次变故的后半部分,各位了解这段历史经过即可。而我今天想重点给大家说一说的,乃是这变故的前半部分,也就是桓公的离世。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或许,有些童鞋在看到这条记载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蹊跷之处,不就是正常告诉后人,陈桓公于鲁桓公五年的正月离世了嘛。但我要说的是童鞋们忽略了四个字“甲戌、己丑”,而这四个字其实是两个日期。“甲戌”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并不是鲁桓公五年正月的日子,乃是上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才是这年正月正常的日期,即正月初六。一位国君离世,《春秋》记载了两个日期不说,还跨度如此之大(合计有16天之久),难道不蹊跷么?难道陈桓公死而复生,然后又死了一遍么?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可看了《左传》给出的解释之后,我个人是觉得是有问题的。毕竟讣告是正式的公文,就算陈国由于乱中出错,的确是给鲁国发过两次讣告。但两次的内容理应是一致,至少妫鲍离世的时间不应该有出入。予以为鲁人之所以这样记载,一种可能是他们的史官故意为之,记上两次讣告到达鲁国的日期(并不是陈桓公离世的日期),来暗示陈国发生了内乱。另一种可能就是并非是陈国给鲁国发了两次讣告,而是一次讣告中并没有写清陈桓公离世的准确时间,因为连陈国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妫鲍是何时死去的。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虽然,两位先生对《春秋》中出现的这两个日期分别做了各自的注释,但大致意思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陈桓公是头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即甲戌日)离开了自己的宫殿,直到这年的正月初六日(即己丑日),妫鲍的尸身才被发现。所以,陈国人并不知道桓公具体是哪一天去世的,只得在讣告中把他出走和发现尸身的日期都写上了。您们说公羊、谷梁两位先生给出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如在下刚刚提到的,陈桓公没有死在宫中,死因也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意外”呢?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文章插图
然而,在下不得不再次提出质疑了。我虽然认同公羊、谷梁先生所说的,陈桓公是死于宫外,且属于非正常死亡。但说妫鲍是由于发狂(或发疯)而跑出了宫,最后死在了外面的说法,鄙人实在不能苟同。试问,国君都已经发疯了,身边就无人看护么?就算他跑出去了,难道没有臣子看到并追赶上去么?更何况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疯就疯掉了呢?显然,有太多的疑问无法解释得通,说明《公羊传》给出的解释是他听来的,极可能是陈佗为了隐瞒兄长真实死因而放出的烟雾弹。予以为陈桓公真实死于宫外的原因是这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