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咸丘”三个字是《春秋》记载的,关于鲁桓公七年唯二的两件事之一。正如咱们上篇文章分析的那样,所谓“焚咸丘”不应该是杜预理解的那样(即鲁桓公在咸丘进行火田。“火田”,放火烧山来田猎的意思),而更应该采信公羊、谷梁二位先生的看法,将此事理解为一场“以火攻城”的战事。至于桓公为何会采用这样凶狠的方式来针对咸丘,一方面是姬允本身行事有些过激,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弟邾国私自吞并兄弟之国的一种严惩。正因如此,鲁国的史官们特意用缺省时节的方式强调了此事的重要性,而身为(小)邾国人的左丘明则对此避而不谈。
那说完了《春秋·桓公七年》所载唯二两件事中的第一件,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第二件事。说的是当年夏季,谷伯、邓侯两位诸侯国君到达鲁国,拜见桓公来了。按说这样普普通通的诸侯国之间的互访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算不上有多重要,但又是因为那令人关注的“春秋笔法”让这件事变得不再简单。原来,鲁国的史官们在记录这两位意外访客时,又把他们的名字写了出来(称谷伯为谷伯绥,邓侯为邓侯吾离),告诉世人这两个人肯定出问题了。
文章插图
谷、邓两位国君拜见鲁桓公
那他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左传》给出的答案是鲁国人在轻视他们,所以要写出他们的全名。但是,人家两个国家从称呼来看爵位并不算低(邓侯应与齐、鲁等国同级,谷伯则与郑国是一个等级的),又是国君千里迢迢、亲自到访,论哪一点也不应该被轻视啊。于是,北宋史学家刘敞在左先生的基础上做了补充,称这二人在拜见鲁侯时用了“夷礼”,这才被鲁人看不起了。
什么?又是用夷礼?记得“闲叙”你之前有讲过,鲁国的附庸杞国一族就是因为早先在南方避难,养成了用夷礼的习惯,才被鲁人看不起的。现在这二位国君用的也是夷礼,莫非他们也来自于南方吗?没错,谷、邓两国的确是周朝偏南方的国家。只不过,他们与杞国先祖生活的地区不同,并不在东南地区,而是在中南部。所以,为了能让各位对这两个国家有个大致的概念,我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们。
文章插图
刘敞认为:两国君因用夷礼才被鲁人轻视
谷国,史书中原作“穀国”,二字在古代本应有区分,但随着汉字的演化和简化,合二为一。其国据说在殷商之时便已建国,后得到周天子认可与敕封,爵位为伯,封地为谷城(在今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一带),与楚国邻近。而他的国姓,在《世本》中称不知其姓是什么,而《通志》则注明谷氏(穀氏)出自嬴姓,看来谷国大概率又是一个嬴姓邦国。
邓国,曼姓邦国,封地为邓县。具体邓县现在在何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邓州一带;另一说在今湖北襄阳市西北。因“闲叙”只为给该国做个简介,遂在此不做地缘之争。各位只需知道邓国大约在今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交界处即可,说明邓国与谷国是邻居,也与楚国相邻。至于邓国的侯爵爵位,理应是周天子所封,但在下认为很可能是从商朝承袭下来的爵位。
文章插图
谷、邓二国大致位置示意图
因为,《春秋地名考略》等书中有载,商王武丁曾封季父(即最小的叔叔)为曼侯,地点在河北。而《康熙字典》对“邓”字“姓考”的注释中写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为邓侯,后因氏”。两相对比,不正说明曼姓邓国应在商朝武丁时期已经受封,只不过最初封地在河北一带。其后,随着周朝取代商朝,该国族人或是主动迁徙,亦或是被周天子改封到了邓县,才来到了南方,所幸爵位保留了下来。
文章插图
曼姓邓国始封于商朝的佐证
推荐阅读
- 红尘似水,繁华如烟:珍珠泉大院史话原创 /侯林 侯环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一出闹剧,还是在戏耍后人的智商
- 五大戏骨濮存昕、徐帆、洪涛、郭达、关栋天再现峥嵘历史话剧《林则徐》
-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 庄子论“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你是哪一把剑?
- 三国两晋南北朝|汉末三国不停的打仗,诸侯们的粮草从何而来?他们可不会缺粮草
- 楚汉|焦和:诸侯尽西,算我一个
- 先秦时代|为什么战国时期诸侯王继承人,没在国内也无人夺权?
- 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什么时间开始称王?
- 三国两晋南北朝|袁绍明明最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不行动,反而便宜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