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将是个安全年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教授 刘又宁
即将离我们而去的2020年 , 将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不平凡的一年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笔者迎来了75周岁和从医50周年 。 更重要的是 , 作为一名资深呼吸病专家 , 我能有机会重整披挂、再赴疆场 , 与4000余名解放军支援湖北 , 在武汉奋战近70天 , 冒着风险 , 克服各种困难 , 经历了严峻考验 , 最终不辱使命 , 圆满完成党与人民交付的重任 。 年末之际 , 百感交集 , 想起了许多既平凡又感人、充满家国情怀与悲欢离合的故事 。
文章插图
我在1970年大学毕业后 , 正式走上医生的岗位 , 50年来一直将治病救人作为自己最重要、最根本的使命 。 在临床医学领域也可称有所造就 , 曾有幸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与呼吸病学分会两个分会的主任委员 。 我在临床工作中有两个重点 , 一是呼吸衰竭的治疗 , 特别是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 , 二是下呼吸道感染 , 都是历次抗疫、救灾所急需的 。 2003年抗击SARS时 , 我担任过军队专家组副组长 , 确诊并妥善处理了北京市首例输入SARS患者及其家属 。
自2019年底以来 , 因职业的敏感性 , 我一直密切关注武汉市疫情的动态变化 , 盼望能有机会再次出力 。 但想到毕竟我已75岁了 , 机会可能不大 。 没想到2020年2月9日上午11点左右 , 突然接到时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亲自打来的电话 , 开头他只是问候我身体怎样 , 没等他继续说下去 , 我已洞悉他的想法 , 马上回答:“身体很好 , 如武汉需要 , 即刻可以出发!”就这样 , 2小时后我就登上了几乎空无一人的从北京开往武汉的高铁……
驰援武汉 , 令我既兴奋又纠结 。 兴奋的是 , 我有机会在75岁高龄仍亲临一线、挽救生命 , 并很快被委任为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前方专家组组长 , 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纠结的是 , “疫病不长眼” , 专门“欺负”老年人 。 但我真正担心的是 , 一旦有所闪失 , 将给亲人带来痛苦 。 我的人生理念 , 总是把家庭放在重要位置 , 没有幸福的家庭 , 就很难说人生是成功的 。 但为了国家这一“大家” , 为了百姓的千家万家 , 我只能选择义无反顾 。 我的妻子同样是医务人员 , 她将担心藏在心里 , 默默忍受连续多日的彻夜难眠 , 还不忘帮我查找相关文献;7岁的孙女 , 因担心身在疫区的我 , 数次从梦中惊醒 , 还特地画了一幅画支持我……2020年 , 我们家庭很荣幸被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共同授予“2020年度北京市十大最美家庭”称号 。
说到在武汉的抗疫过程 , 绝非只言片语可概括 , 在此 , 我只想讲述一个病例故事 。 这是中部战区医院的一位中年男性患者 , 病情十分危重 , 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 , 接受呼吸机加ECMO(体外膜肺)治疗接近70天 。 后来我们撤离以后 , 从媒体报道中我得知 , 他作为全球ECMO应用时间最长的患者 , 成功进行了肺移植 。 最终他数百万的费用 , 都由国家支付 。 与此对照的是 , 《纽约时报》曾报道国内某著名学者的叔父因感染新冠 , 在他生命的最后10天 , 因被判定无法治愈而被强制脱下呼吸机 , 来“节约医疗资源”用于其他患者 。 两个病人 , 待遇天壤之别 。 只有中国才能真正做到生命第一 , 以人为本 。 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 我们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才更有动力 。
【2021将是个安全年】这一年来 , 我们的抗疫斗争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 即将到来的2021年 , 将是更加安全的、更加充满生机的一年 。 ▲
推荐阅读
- 山上一种植物,果实是个宝,清热燥湿,是民间治扁平疣的良药
- 宋丹丹将回归央视2021年春晚表演小品?本人回应来了
- 2021征兵季拉开大幕近视手术咨询者翻倍
- 2021春节档!!!安排!!!
- 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是个骗局!认清资本医疗的本质,千万别把放化疗当救星!
- 2021公卫顺口溜,基层医生收藏
- 40-60岁的朋友,2021年要面对5个现实了!别再逃避
- 2021“健康八闽行”再出发!首站走进沙县,医疗强将与药学专家联手为基层医疗“把脉”
- 北京卫视2021势不可挡,肖战朱一龙携新剧回归,榜首的它燃炸了
- 2021年初回首2020年,6位了不起的艺术家离世,最小的只有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