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云翱:长江流域早期玉文化初论(四)|长江文化| a585( 四 )


|贺云翱:长江流域早期玉文化初论(四)|长江文化| a585
文章插图
|贺云翱:长江流域早期玉文化初论(四)|长江文化| a585
文章插图
玉的财富观和丧葬观。近年来,一些良渚文化玉器的研究者们,反复强调玉器在当时是财富的象征,有的专家甚至直接认为玉璧就是一种特殊的“货币”。确实,在史前时代,凡是拥有贵重玉器者本身就是权贵阶层,商周、两汉时期,玉器也是主要为最高统治者及上层贵族所占有。关于玉的丧葬观,研究文章甚多,极具特色的“玉敛葬”就是在良渚文化时代初步形成的,它对中国后来的丧葬制度发生过深刻影响,《周礼》载“疏璧、琮以敛尸”的制度大约在那时就已产生。
用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国事、政事、人事,正如《周礼》所言诸侯封国以玉,朝聘会盟以玉,祭祀祖宗神灵以玉,贵族男女服饰以玉,死亡敛葬以玉;中国古文化精髓“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前者以玉崇奉于坛庙,后者以玉体现其本质,由此可见,玉器文化是极具特色的东方文化。长江文化玉器当然只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毕竟较早发达,较早成形,为中国玉文化的发育成熟做出了特殊贡献。有关长江流域玉器及玉文化,有待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所议,少而且浅,姑且作抛砖之举吧。
注释: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第53页,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张紫晨:《中国巫术》第16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3、【法】热尔曼·巴赞:《艺术史》第31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4、张紫晨:《中国巫术》第27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法》第九篇上第436页:“谓好事鬼成俗也,《淮南·人间训》曰:‘荆人鬼,越人视礻几’。……《淮南传》曰:‘吴人鬼,越人 ’……。”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
6、张紫晨:《中国巫术》第27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7、俞伟超:《凌家滩璜形玉器刍议》,载《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2000年。
8、《尚书·牧誓》“(武)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周礼·夏官·大司马》“左执律,右秉成(钺)”等。
9、玉之“六器”是指六种玉制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10、《礼记·玉藻》。关于“玉德”的具体内容,见《荀子·法行》,《管子·水地》、《礼记·聘义》、《说文》玉部等。
11、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第2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参观俞伟超:《含山凌家滩玉器和考古学中研究精神领域的问题》,《文物研究》第5辑,黄山书社,1989年:饶宗颐:《未有文字以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文物研究》第6辑,1990年。
13、郑旗:《从良渚文化玉器看中国美学精神之形成》,《东方文明之光》,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14、钟华邦:《江苏溧阳县透闪石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第9卷第2期。
15、参观王育成:《含山玉龟玉片补考》,《文物研究》第8辑,黄山书社,1993年;李斌:《史前日晷初探——试释含山出土玉片图形的天文学意义》,《东南文化》1993年1期;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第122、125页,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贺云翱:长江流域早期玉文化初论(四)|长江文化| a58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