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常伴好入眠( 二 )
当然要“眠”!
回忆一下我们脑子里储备的中文词汇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冬眠 , 休眠 , 长眠 , 失眠 , 催眠 , 安眠药 , 抵足而眠 , 春眠不觉晓……
试试将这些词汇中的“眠”字换成“睡”字 , 是不是感到很别扭?
可见 , 在咱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很清楚“睡”和“眠”的区别 , “眠”远比“睡”重要得多!睡眠的五大功能都是在“眠”的状态下完成的 。
二、睡与眠的交替既然眠中必有梦相伴 , 有梦的“眠”比无梦的“睡”更重要 , 为何睡醒后有时觉得做了梦、有时觉得没做梦呢?为何有时在做梦之后会感觉到没休息好呢?
原来 , “睡”是“眠”的准备期 , “眠”才是睡眠的核心 , 而“眠”有周期性 。 在一夜的睡眠中 , “睡”与“眠”两种状态是交替进行的 , 即由“睡”而渐入“眠”、再由“眠”而渐入“睡”为一个睡眠周期 。
正常情况下 , 一个睡眠周期大约1个时辰(2小时) , 一个夜晚的睡眠大约须经历3-4个睡眠周期 。 由于“睡”时无梦 , “眠”时有梦 , 如果是在“睡”的状态下醒来 , 便会觉得没做梦;如果在“眠”的状态下醒来 , 梦境便历历在目 。
文章插图
睡眠的质量取决于“眠”的时间长短:在睡与眠的交替中 , “睡”的时间越短、“眠”的时间越长 , 则睡眠质量越好;如果“睡”的时间很长、“眠”的时间很短 , 则说明睡眠质量很差 。
这就意味着 , 如果您整晚都是在梦中度过的 , 说明睡得很好!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个生活常识 , 古人便发明了“梦寐以求”、“早入梦乡”、“美梦成真”这些吉祥的成语 。
观念决定心态 , 心态决定感觉 。 如果不了解睡眠的真相 , 以为做梦就是没睡觉 , 便会产生压力 , 产生烦恼 , 而压力与烦恼是最耗能的 , 这就是在梦境连连的早晨感到疲劳的真正原因 。
一旦了解梦境连连说明睡眠质量很好这个事实 , 便会心生欢喜 , 疲劳不再 。 这就是本文开头的李先生前后判若两人的秘诀 。
三、梦的解析:魂牵梦萦人有身和心两个部分 。 很多人以为“心”是由“身”来决定的 ,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来不这样认为 。 自从19世纪西医传入中国之际 , 有人找出了“心”这个中文字来翻译西方人说的“Heart”这个人体器官之后 , 我们便越来越不能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说的“心”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
一说到“心” , 我们脑子里所浮现出来的就是胸腔内不停地跳动的那个肉团脏器“Heart” 。 其实 , 中文的“心”字没有“肉”字旁(月) , 因此完全不是指某个肉体器官 , 而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无形的信息系统 。
文章插图
Heart ≠ 心
身与心有时是合一的 , 有时又是分离的 。
我们在觉醒的状态下 , “心”这个信息系统被称为“神” , 故有时合起来称为“心神” 。 眼睛一睁开 , “神”便显露 , 于是又有了“眼神”这个词 。 “神”让我们产生了可以自我控制的意识行为 , 于是我们想让身体这个躯壳干嘛就干嘛 。 在“神”的指挥下 , 身与心多数时候是合一的 , 只有少数时候是分离的 , 例如“身在曹营心在汉” 。
我们在睡眠的状态下 , “心”这个信息系统依然在发挥作用 , 只是用了另外一个名词来称呼它——“魂” , “魂”是不受自我意识控制的 , 故无法驱动身体 , 虽然有意识活动 , 身体却躺在那里巍然不动 , 因此 , 在“魂”的指挥下 , 身与心基本上是分离的 。
文章插图
甲 骨 文
“梦”字的甲骨文写法见上图 , 右边的字符表示一张床 , 左边的字符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下面是人 , 代表人的身体;上面的符号是眼睛上方多加了三条竖线 , 眼睛代表心神的特殊状态——魂 , 三条竖线代表魂飞离了人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