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说,都饿成了这样为啥不卖血了?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只能说明你不了解这段历史,建议你问问老人或者直接读这本书。
卖血、卖血、卖血……
一家五口挺过了荒年,又挺过了……一直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响应“身边只留一个”的号召,一乐、二乐去了偏远的农村。
【 焉知|《许三观卖血记》:不读焉知生活味,重新再活一回!】后来一乐由于患病回家了,为人父母哪一个不疼自己的孩子,三观夫妇看着人高马大的一乐瘦成了皮包骨,那叫一个心疼,可心疼也没办法。一乐在家住了十多天,三观两口子便催促他回去,因为在家待得越久越不容易调回城里。
一乐临走时许玉兰给他煮了两个鸡蛋,三观看着病恹恹的儿子,实在于心不忍。没错,他又去卖血了。回来将30块钱交给一乐,并嘱咐道:“这钱是我卖血赚了来的,你拿着,到地方和二乐分了,不要乱花,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眼含泪珠的一乐接过钱后点了点头。
卖血35,给一乐30,三观留下了5块?你以为说卖就能卖,那你太天真了。卖血要有介绍人,费用5块,所以每次三观只能拿到30块,即便是这样也要卖,因为他没办法。
一乐前脚刚走,二乐所在的队里的队长进城了,说实话他就是来混吃混喝的。三观不敢怠慢,因为得罪了他孩子有可能就回不了城。不能怠慢,可家里又没有钱,怎么办?无奈之下,三观又去卖血。
文章插图
卖血有卖血的规矩,每三个月才能卖一次。三观前脚刚卖过,现在又要卖,因而对方坚决不收。还记得起初与三观一起卖血的哪两个同村劳力吗?其中一个与负责熟悉,最后好说歹说才算同意。
可当三观抽完血后,身旁的这位劳力突然倒地,当即呜呼了,事后医生诊断是脑淤血,三观知道这是长期卖血造成的。后来这位劳力的妻子到了医院,三观回家将钱交给了许玉兰,让她准备好酒好菜招待那位队长。
屋漏偏风连夜雨,一乐病得更厉害了,小县城没法治疗,医生建议他们立即到上海大医院。问题又来了,没钱!两口子借遍所有亲戚凑了70块钱,不够啊!钱能等病不能等,于是三观让玉兰带着一乐先行赶往上海医院,自己再借点再去。
三观嘴上说借,其实是要去卖血。到上海途经几个地方,他计划先在县城卖一次,然后到一处卖一次,就这样他踏上了卖血去上海了路。
文章插图
人的血远不像三观四叔说的那样,即便恢复也需要时间,与井水完全是两码事。三观到一处卖一次,到一处卖一次,期间由于身体抗住出现晕厥,幸好遇到了两位好心人的帮助,最终他到了上海的医院,见到了儿子和妻子许玉兰,此时儿子已经得到了治疗,病情开始好转。
后来,三观并没有因为卖血像那位同村的劳力一样猝死,而是晚年他再一次去卖血,负责人嫌弃他年纪大不收他的血,他听到这话当即嚎啕大哭。于是,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结语
这本书其实像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
小说的具体情节非常生活化,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汇。不过,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么,只要存在着感觉,就已经足够了。
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回,因此读《许三观卖血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推荐阅读
-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 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有哪些本质的差别
- 李商隐超难读懂的一首诗,比《锦瑟》晦涩,不读尾联不知他在说啥
- 岑参两首不可不读的经典,每一首都很孤独,写出了繁华过后的落寞
- 明星为何要凹学霸人设读书和不读书有多大区别
-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 句句|一生不可不读的30句经典语录,句句发自肺腑之言,道尽人生哲理
- 万物|平生不读《道德经》,纵称英雄也枉然;君不见假燕窝之事呼?
- 应无|一生不可不读的40句经典语录,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 地理|江湖术士不读书不识数不懂地理,胡乱解读谶语,三个王朝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