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网友:大家好!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书: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文章插图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继《活着》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深刻反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基层小人物的生活,讲述了主人公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恶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却精神崩溃。
全书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卖血、卖血,第二段挨饿,第三段卖血、卖血、卖血……
卖血、卖血
三观幼年爹亡娘改嫁,一直跟爷爷和四叔,成年后在县城工厂谋了个送检员的差事,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饿不着。
一天他回农村老家,在瓜地与四叔聊天,恰巧碰到同村的翠花娘俩路过,交谈后得知,原本翠花下月就要结婚,她妈嫌弃男方身体不好就把婚退了,刚从媒人家回来到这。
文章插图
翠花妈不愿将翠花嫁给男方的理由,颠覆了长期居住县城的三观的三观!啥理由?男方没卖过血,也就是说她妈认为没卖过血的男人身体都不行。说到这,想必诸位单身汪要激动了,丈母娘不要彩礼,也不要车和房,只要卖过血就能和她女儿结婚,这也忒爽了吧。
四叔解释说,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咱们老家就是这习俗,只有卖过血的男人才配讨老婆;另外,卖一次就35块钱,可比种地强多了;还有,人的血就像井里的水,抽干了还会从泉出来。
四叔的话让三观醍醐灌顶,哇这么多钱,于是便和同村的两个劳力一起到了医院。甭管出于好奇还是出于钱,三观卖了第一次血,得到了35块钱。
卖完血后的三观,不久便与一个炸油条的女子许玉兰结了婚,并相继生了三个儿子,即一乐、二乐和三乐。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认识三观的人发现一乐长的并不像三观,是许玉兰给三观戴了有色帽子,三观不信。一个说不信,两个说不信,但身边人都这么说,最后三观自己也发现的确不像。
文章插图
咋回事?许玉兰与三观结婚前有个男朋友,叫何小勇,两人曾发生过一次不可描述的行为,之后三观质问许玉兰,许玉兰哭哭啼啼的也承认了有这回事,只是没想到仅那么一次就中招了。要不说三观大爱无疆呢,不是自己的儿子最后也认了,毕竟朝夕相处了这么久,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问题是,一乐调皮,一次失手将邻居冯铁匠儿子的头打烂,冯铁匠得理不饶人非要让三观赔医药费,否则就要放火把他家烧了。不赔不行,可赔家里又没钱,怎么办?就这样三观卖了第二次血,将钱赔给了冯铁匠。
挨饿
转眼来到1958年,家中的粮食以及锅碗瓢盆被收走,荒年来了,让这一家五口饿成了皮包骨。起初他们还能到公社大食堂吃饭,后来食堂也关门了,好在许玉兰之前在地窖里藏了两缸米,平时省吃俭用还有些钱,一家五口这才勉强度日。
粮食只出不进,很快米就吃完了,随后许玉兰偷摸的把钱换成了玉米棒磨成了粉,就这样一家五口每天两顿玉米粥,其余时间全都躺在床上不动,因为一动肚子就咕咕叫。大人还能忍受,但孩子可不行,三个孩子每天都在喊饿,但三观夫妇对此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白天睡到晚上,晚上又睡到白天,就这样一睡睡到了这一年12月13号。这天晚上的玉米粥比往日要稠,许玉兰把三个孩子叫到身旁。
许玉兰说:“一乐、二乐和三乐,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的玉米粥有什么不一样?”
三个孩子尝后并未发现不同,期间三观提醒一乐才说:“加了糖。”
文章插图
原来这天是三观的生日,许玉兰特意在玉米粥里加了糖,就当给丈夫过生日了。虽然吃到了糖,可三观一点儿都不高兴,反而觉得难受,因为三个孩子苦的都忘记什么是甜了,吃了甜的都不知道是因为加了糖,长叹一声:这苦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啊?
推荐阅读
-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 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有哪些本质的差别
- 李商隐超难读懂的一首诗,比《锦瑟》晦涩,不读尾联不知他在说啥
- 岑参两首不可不读的经典,每一首都很孤独,写出了繁华过后的落寞
- 明星为何要凹学霸人设读书和不读书有多大区别
-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 句句|一生不可不读的30句经典语录,句句发自肺腑之言,道尽人生哲理
- 万物|平生不读《道德经》,纵称英雄也枉然;君不见假燕窝之事呼?
- 应无|一生不可不读的40句经典语录,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 地理|江湖术士不读书不识数不懂地理,胡乱解读谶语,三个王朝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