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璀璨壮丽的江西戏曲文化

□ 张志勇
宋元北杂剧和南戏催生江西戏曲
北宋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在现存40套的北宋大曲中,最为人们称道的两套,就是出自江西作家的手笔--曾布(江西南丰人)创作的以冯燕故事为主题的《双调?水调歌头》;董颖(江西德兴人)创作的以西施故事为主题的整套大曲《道宫?薄眉》。
宋室南渡后,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杂剧又盛行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它在诸般伎艺中已居于首要地位。大约在同一时期,南戏出现。南戏是“南宋戏文”的简称,明代祝允明《猥谈》里又谓之“温州杂剧”,另有称“永嘉杂剧”。顾名思义,此杂剧起源于今浙江温州一带。南戏盛行一段时间后便由赣东北饶州一带进入江西,在咸淳年间流传到赣中腹地南丰,并日益兴盛,逐步在南丰扎下根,江西戏曲由此产生。南戏给了“汴都正音”的北杂剧巨大压力,但由于南戏的民间价值取向与官方或主流士大夫的价值取向相悖,因此被谓之“淫哇盛,正音歇”,一度被南宋朝廷禁唱。
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元杂剧在北方盛行,同时迅速风靡南方。这一时期,江西出现了几位杂剧作家以及一批北杂剧著作和散曲作品。其中有:汪元享(江西鄱阳人),作杂剧《斑竹记》《仁宗认母》《桃源洞》;赵善庆(江西乐平人),作杂剧《孙武子教女兵》《唐太宗骊山七德舞》《村学堂》《醉写满庭芳》《烧樊城糜竺收资》。此外还有散曲作家刘时中、王阶、邓学可、虞集、陈克明等。周德清(江西高安人),不仅是著名的散曲家,更是杰出的曲韵学专家,所著《中原音韵》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刊行,《中原音韵》为明清两代曲韵学的奠基之作,无论是在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和音韵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戏曲|璀璨壮丽的江西戏曲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元统一中国促进了北曲杂剧和南戏两个剧种的汇聚和交流借鉴,一些杂剧作家开始关注和涉足南戏的创作。有元一朝,虽然杂剧及散曲被奉为“乐府”正宗,并且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观众的喜爱。“语多尘下”的南戏,较之相形见绌,南戏便一度衰落,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元杂剧由于受一人主唱和一本只能四折限制的先天性体制缺陷,至元末式微。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并且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最终赢得观众的喜爱。
南戏的胜出--明代江西戏曲四大唱腔
当历史走进明初,虽然当时分封在南昌的宁王朱权寄情于戏曲,创作了《卓文君私奔相如》《淮南王白日飞升》等北曲杂剧12种,并著有《太和正音谱》,但并没有改变南戏取代北曲成为戏曲舞台霸主的态势。自明初开始,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与昆腔为代表的南戏先后在江西广为传唱。四大唱腔有的形成地在江西,有的形成和发展与江西籍人士有重要联系,对江西地方戏曲产生深刻影响。
元末明初,南戏在江西产生了弋阳腔。弋阳县地处赣东北信江中游,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之处。弋阳在南宋时期便是军事要地,又是西南诸省与南宋都城临安商业往来和艺术交流的必经之路。这为南戏在赣东北以及赣中地区的流传创造了条件。南戏《目连戏文》传入江西之后,颇受弋阳及赣东北地区群众的喜爱,人们在目连戏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当地民间艺术成分,以及北曲杂剧的唱腔发展而成一种特殊声腔--弋阳腔。弋阳腔在曲牌音乐形式上以南戏曲牌为主,兼用部分北曲杂剧曲牌。弋阳腔采用“一唱众和”的人声帮腔形式,“不入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伴奏用大锣大鼓,因此声调高亢、粗犷,派生出一种“滚唱”形式。
早期弋阳腔班社在江西建立了上饶、南昌、吉安三大活动中心,明永乐年间传入云贵地区,至嘉靖遍及北京、南京、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安徽等地。弋阳腔称为“高腔”鼻祖。京腔、乐平腔、青阳腔、川剧高腔、湘剧高腔、广东正字戏、潮剧和福建四平戏等都是弋阳腔的流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