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璀璨壮丽的江西戏曲文化( 二 )


明嘉靖、隆庆年间,弋阳腔流入安徽省南部青阳县一带,经过与当地流行的民歌俗曲结合和改调,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继承了弋阳腔“一唱众和”等特点,并在弋阳腔“滚唱”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穿插于曲牌之中,或独立于曲牌之外的新的表现形式--“滚调”。这种滚调打破了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式,将戏曲文学从“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的表演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唱腔变化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提高戏曲的通俗性和表现力。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青阳腔的形成地--皖南池江青阳一带和赣东北交界,当时这片区域商业往来频繁,带动了戏曲班社的活动。青阳腔形成后从皖南往回向江西发展,给江西戏曲带来巨大影响。青阳腔深刻影响了黄梅戏,徽剧,赣剧、川剧等戏曲的发展。
海盐腔产生于元末,明嘉靖年间由江西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带入江西宜黄。谭纶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举荐和提拔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战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谭纶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治兵于浙江台州和宁波等地抗击倭寇。谭纶其人酷爱戏曲,尤其是柔软的海盐腔,对青阳、乐平等高腔戏“闻而恶之”。嘉靖末年,谭纶把唱海盐腔的伶人带到故乡宜黄,不仅命海盐艺人将海盐腔传授给家乡子弟,而且“凡梨园度曲皆亲为教演”。海盐腔进入江西后,由宜黄班演出,吸收当地乡音土语,夹杂弋阳、青阳诸腔,“旧腔一变为新调”。海盐腔清柔婉折,悦耳动听,颇受上层士大夫阶层喜爱。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大力推动了海盐腔在江西的发展,同海盐腔宜黄班艺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身边聚集了一支戏曲演出队伍--“宜伶”,主要搬演汤氏《四梦》。汤显祖应宜黄当地人的要求,撰写了《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该书不仅记述了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等演唱情况,而且对戏曲的演出艺术发表了精辟见解,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昆腔即昆山腔,起源于明万历末年的江苏昆山,为明代戏曲家魏良辅所创。魏良辅,江西豫章(今南昌)人,时寓居江苏太仓。魏良辅初习北曲,应觉难有突破,便发奋改习南曲。魏良辅对旧的昆山腔进行改革,在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使得昆腔音色丰富,体现出南曲的轻柔舒缓、婉转有致和北曲的激昂慷慨,增添了昆腔的韵味和意趣。为了以示区别,改良后的昆腔也被称为“昆曲”,一跃成为“新声”力量逐步取代了海盐腔,成为南戏正宗,后被称为“雅部”。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汤显祖的好友,江西金溪人谢庭赞罢官寓居扬州,将昆腔戏班带回家乡演出,开创昆腔在江西演出的先河。明崇祯年间,江西巡抚解石帆重修滕王阁时在阁的左侧特意增加了一个“环清阁”,成为昆腔在滕王阁的演出场所。清初,昆腔在江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江西人(姓名不可考)撰写的《观剧日记》,对乾隆三十八(公元1773年)至五十九年(1794年)这二十年间昆腔在江西的活动,做了详细的记述。其中昆班有四个:宜黄叙伦部、宜黄集秀部、江西江义部、赣州华玉部。
四大声腔的“后裔”--赣剧
清初至乾隆年间,随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弋阳腔有所复苏,同时宜黄腔和花部乱弹也开始勃兴,江西戏曲迎来一次迅猛发展,产生了一批地方剧种。这些剧种有宜黄戏、东河戏、旴河戏、宁河戏、抚河戏、西河戏、饶河戏和信河戏等。其中饶河戏和信河戏形成了后来江西的主要剧种--赣剧。
赣剧声腔基础为弋阳腔,融合了清代中期传入江西境内的昆腔与乱弹而形成。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鄱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信河班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它的乱弹唱腔相较而言婉转流利,旧时也统一称作“江西班”。1950年,饶河、信河两个分支合并,正式更名为赣剧。赣剧的表演风格古朴厚实,亲切逼真,歌舞结合,声腔体系十分丰富。赣剧角色行当沿袭明代弋阳腔的角色旧制,分老生、正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小丑),俗称“九角头”。弹腔兴起后,又增入了副末、二旦、四花等角色。赣剧剧目分弋阳、青阳、乱弹三类。弋阳腔剧目有所谓“十八本”之说。青阳腔剧目大多出自明朝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有80余出。乱弹剧目有清道光年间38种,大部分称为“老路戏”,另有二黄拨子戏《万里侯》《打金冠》等,因无准词,称为“水路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