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文章插图
当传统戏曲遇上当代青年大学生,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化学反应?上个月底,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2020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锡剧《董存瑞》、淮剧《小城》《村里来了花喜鹊》、梆子戏《母亲》、京剧《鉴证》这五部精彩剧目走进了江苏30余所高校。舞台上是一群激情洋溢的江苏戏曲人,他们通过演出、导赏、互动等精彩“多重奏”,将传统戏曲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舞台下,是青年学子们的专注眼神和热烈掌声,他们对这次巡演的热情反馈,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戏曲充满希望的未来。
□本报采访人员顾星欣傅秋源
唱念做打,“圈粉”当代大学生
年轻的英雄董存瑞和战友们在舞台上闪转腾挪,让人热血沸腾;烽火硝烟中,农民范大娘的三位儿子先后走上了战场,感人至深;扶贫村干部“花喜鹊”,在乡间唱响一曲文化扶贫之歌,乡音俗语让人忍俊不禁;小城里的眼科名医肖悦华,面临着情与法、善与恶的冲突抉择,观众心情随之起伏跌宕;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光绪变法之路上几多坎坷,让人动容思索……粉墨登场的一个个好故事精彩纷呈,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的舞台上,刮起了一阵最炫戏曲风。
名家、名作、名团,将最好的艺术奉献给青年学子,这是“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的一贯理念。今年走进大学校园的这五部剧,不仅是近年来江苏原创精品力作,还汇聚了周东亮、燕凌、陈澄、陈明矿、范乐新、许晴等一众获得“梅花奖”“白玉兰奖”的戏曲名家。巡演的高校覆盖省内13个设区市,从职业院校、民办学院到“双一流”大学,传统戏曲之美唱响大江南北。
青年学子们对于传统戏曲,是否有隔膜?600多张门票两分钟抢光——这是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在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上演时的盛况。这样的火爆场景并不罕见。一场场巡演走下来,观众席上经久不息的掌声,青年学子们的专注目光,真挚的观戏笔记、手绘,这一幕幕都将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定格。“已被传统戏曲圈粉!”这已成为巡演反馈中,大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戏曲走进高校,艺术走进心中。“以前总觉得戏曲节奏很慢,是老年人喜欢的东西,但没想到现在的京剧这么精彩!”金陵科技学院的姚雨鑫同学看完京剧《鉴证》后说,“导演李卓群把历史课本里面符号化的光绪慢慢地还原,巧妙地穿插在戏剧中展示给观众,实在是一次成功的戏曲维新。”在看完《村里来了花喜鹊》之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凯健同学说,自己本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聆听的,结果“越看越喜欢,越听越入迷”,这部淮剧让他对戏曲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改观,“原来戏曲不是听不懂的‘咿咿呀呀’,它还能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光彩熠熠的舞台,背后是各家院团一路风尘仆仆的辛苦和想把最好演出带给同学的满满诚意。梆子戏《母亲》的主演,江苏梆子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燕凌说,院团对于这次的巡演十分重视,做了充分准备。“我们在每场学校演出现场都放了全套展板,介绍剧种以及剧目特色。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学校的舞台、灯光等硬件条件,我们这次也做了两套舞美方案。进校园巡演的机会实在很难得,一定要尽可能地把戏曲之美展示给大学生,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