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宁夏银川西夏区出土绿釉鸱吻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瑞兽龙之九子之一。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再说一下中国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基本上是由木石构成,木料占有大多数,且容易失火,或遭雷击而失火。所以,中国古建筑最怕的是火。用五行相生相克思想,水克火。身为龙子的鸱吻应运而生。它代表着五行中的水,来克古建筑最怕的火。
 出土|宁夏银川西夏区出土绿釉鸱吻
文章插图
鸱吻
这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解释。就科学而言,鸱吻的存在,有着科学性。建筑最高点,分别落在了建筑横梁两端的鸱吻上。像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达到27米之高,如此高的建筑,很容易遭受雷电之灾。而这时的鸱吻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同时,鸱吻下端正是房屋三道梁的交汇点,为人字梁与横梁的交汇处。用鸱吻可以有效地连接交汇点,保护木料不被雨所淋湿。这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鸱吻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建筑中就有鸱吻,最早的鸱吻图案见之于汉代的阙、祠和明器上。中国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鸱吻是西汉年间所造。湖北省沙市郊区,其瓦内壁上刻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样,距今已经2100多年。
 出土|宁夏银川西夏区出土绿釉鸱吻
文章插图
鸱吻
鸱吻形态多样。无论哪种形态都有着吉祥的寓意,及实用的功能。
宋朝鸱吻形象在敦煌壁画和卷轴画如《瑞鹤图》、《滕王阁图》、《黄鹤楼图》等都有记载。吻部绘作兽头形,兽头形似龙头,上翘的身体雕有鳞片,尾部为毛束。西夏王朝采用了宋时建筑的风格,在其建筑上,都有鸱吻出现。
绿釉鸱吻,于1972年在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陵中出土。为宋辽西夏时期器物。是目前国内出土的最大鸱吻。现藏于中国国国家博物馆。
通高152厘米、底宽58厘米 ,厚32厘米。
 出土|宁夏银川西夏区出土绿釉鸱吻
文章插图
实物绿釉鸱吻
龙头鱼尾,双目怒睁,张口吞脊,形象威猛神异,身有鱼鳞,十分光滑,极富观赏价值。应该是放置在屋项正脊两端。龙首与鱼尾分别烧制成形,遍饰鳞纹,施绿釉,釉面光亮。
出土|宁夏银川西夏区出土绿釉鸱吻】西夏王陵是挺有意思的王陵,有别于中原王陵。同样的封土,却不是在地宫的正上方,而是偏离地宫,并没有起到保住地宫的作用。极有特色。清东西陵,明十三陵,西夏王陵等陵寝,表现当时的建筑风格,都是值得旅游长知识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