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如果小编提出一个问题,东晋的王兴之是谁,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可是小编再问一个问题:东晋的王羲之是谁?这个小学生都知道,他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王兴之(生310~卒340),而王羲之(生303年—卒361年)两个人不仅是堂兄弟,而且还曾经同朝为官。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王正是晋朝老臣,他官拜尚书郎,为六品官,生有三子,老大王旷,老二王翼,老三王彬。
王旷的儿子就是王羲之,而王彬的儿子就是王兴之。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王兴之官拜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而王羲之官拜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如何,都有过什么交集,这已经在历史典籍上查不到记载了,但有一点可以判定,因为王羲之是一位书法高人,故此,王兴之受家族兄弟的熏陶,估计书法也差不到哪里去。
1965年,我考古专家为了保护性晋朝古墓的需要,对坐落在象山的王兴之夫妇墓,展开了保护性的发掘,令人欣喜的是,从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块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这块墓志铭长37.4厘米,宽28.5厘米,共刻有203字。
墓碑上的书法古朴典雅,凝重挺拔,错落有致,虽然不能称为第一流的书法,但也可称为第二流的作品。
这块墓志铭碑刻的出土,让当代的书法家,见到了东晋书法真正的样子,很快,一位姓郭的学者,就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他认为:兰亭序上的墨字,明显是成熟的行书,与这块带有隶意楷书的墓志铭截然不同,很显然,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伪作。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这位姓郭的学者,道理很是充分,他认为东晋书法,就应该是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上的样子,当时的行书并不成熟,故此,王羲之写不出那么飘逸的行书字体来,《兰亭序》应该是后人的伪作。
这篇论文发表后,就好像一瓢水泼到了油锅中,当即引发了国内书法,文化方面人士的大论战。
有一位姓高的学者当即站了出来,他在报纸上发文,这样道:不管任何时代,都会允许多种书法流派的存在,不能说,发现了一座带隶意楷书的墓志铭(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就否认其他“草书”(《兰亭序》)等书法形式的存在,说《兰亭序》是伪作,这完全就是一叶遮目,不见森林。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这场大论战中,甲派说《兰亭序》为假,而乙派说《兰亭序》为真,甲派引经据典,乙派就罗列证据,最后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场论战一直进行了10多年,1977年,随着曹操宗室墓砖的出土,这场论战才画上了句话。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因为安徽亳县出土的墓砖上,刻有大量的字迹,这些字迹是绝大部分是用楷行书所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墓主埋葬的年代在东汉时期,这说明,东汉时代,楷行书就已经非常成熟了,而相距了200左右年的王羲之绝对可以用“行书”来书写《兰亭序》之类的作品。
不争论出不来真理。不争论学术没法快速前进。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文章插图
经过书法界同人的共同研究,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墓志铭上用“铭石书”就是《王兴之夫妇墓志》上的字体,那是对亡人的尊重,而王羲之用行书写《兰亭序》,更可以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寄情于山水的洒脱,以及游玩于兰亭的快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