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太学萌芽于先秦时期 , 太学和其他机构混杂在一起 , 非单独存在 , 到西汉汉武帝时期才成立正式独立的太学 , 主要教授儒家经典 , 培养的太学学生优异者将会选拔为官员 , 是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 。
汉光武帝也是太学生出身 , 对此深有感触 , 建立东汉后就开始重新修建新的太学 , 为王朝培养有用的人才 。
东汉进入太学的人也是有一定的原则的 , 一般的人不能随便进入太学上学的 。东汉时期明确规定进入太学学习人员的要求:第一 , 年薪超过600石的官员子弟 , 包含600石的官员子弟 。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的子弟 , 司马迁任职的太史令就是600石的官员 。第二 , 郡国高材明经者 , 也有国家明经考试落第的人 。明经指的是通晓经书的人才 , 有下面的郡县或者郡国推荐 , 也有参加国家考试落第的人员 。第三 , 郡国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儒 , 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 。
东汉的太学生大都是官宦子弟 , 也有较少的贫寒家庭的人员 。太学生的附属人员也可参加旁听 , 也就是旁听生 , 这些人如果通过考试也可以任命官员 。相当于现在勤工俭学的附属人员 。官僚子弟有俸禄 , 生活比较滋润 , 而贫寒的学生很多都要靠自己来解决上学问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太学的教育 , 为王朝培养了一批儒家学者 , 有很多进入到官僚系统任职 。东汉时期采取两年一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 不同于西汉时期的一年一选拔 , 选拔的方式就是考试 , 当时称为策试 。考试分为甲乙两种 , 考试的老师选择题目让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 , 这一题目形式固定;第二种则是由学生自己抽取考试题目回答 , 称为“射策” , 参加不同的考试选任的官职也是不同的 , 后者明显要高于前者 。
东汉汉桓帝时期 , 将策试分为上、中、下三等 , 按照考试成绩分等级 , 授予不同的官职 。
太学的目的就是宣扬儒学 , 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
东汉太学生运动和太学的衰微 。
东汉前期 , 太学经过大力的修建 , 太学最昌盛时期学生达到三万人 , 聚集了王朝不少的精英人士 , 为东汉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
太学作为全国的最高教育机构 , 在建立之初就不单纯是一个学术机构 , 而是和政治紧密相连 。西汉时期就有太学生联合起来抗议王朝对一些政治人物的处理 , 显示了正义的一面 , 王莽为了篡权 , 收买了一大批太学的学生为他摇旗呐喊 , 显示了黑暗的一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汉末期 , 宦官专权 , 外戚干政 , 双方交替登场 , 官僚腐败 , 最大的体现就在选拔官员上 。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两种 , 第一种是举孝廉 , 东汉时期王朝推崇孝道 , 这是选拔孝顺的人加入到政府中来;第二种是察举 , 是由地方考察、选拔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者中央政府 , 考核后任职;太学生选拔的官员则称之为“学选” 。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 , 导致王朝的选官制度受到极大的侵害 , 当时流传这样的记载:“举明经 , 不知书;举孝廉 , 父别居 。”“举孝廉 , 浊如泥 。举良将 , 怯如鸡 。”
举荐的通晓经书的人才却不学无术 , 举荐的孝廉之人的家庭却是儿子和父亲分开居住 , 将年老的父母撇在一边 。被举荐的人只要有钱、有关系就可以了 , 进入国家的选官程序 。三国时期的董卓就是内部关系举荐的“良将” 。
东汉太学作为学术机构和官员的选拔之地 , 形成了一种品评官员的“清议”的氛围 , 对王朝的各级官员进行评价 , 褒贬不一 。东汉前期很多官员都畏惧太学的这种“清议” , 对腐败是一种遏制和打击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 他是东汉狂士,骂曹操,轻刘表,最后因骂人落得英年早逝
- 古雅轩文化传媒推荐明代的瓷器佛像赏析
- 东汉才女蔡文姬:生逢乱世三次嫁人一生传奇,却是红颜薄命
- 楚汉|刘邦手下可与张良媲美聪明的人,一招安定汉朝,三策清除隐患
- 楚汉|韩信到底是刘邦所杀,还是吕后所杀?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 楚汉|一代君主刘邦,当初为何选择反秦,他与项羽的差距在哪?
- 楚汉|刘邦曾发明“刘氏冠”,直到马王堆出土一个木俑,才知道它的模样
- 楚汉|他是西汉有名的酷吏,一生执法严酷,就连死后还能杀人
- 楚汉|项伯为何要帮助刘邦夺天下,而坑死自己的亲侄子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