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二 )


复原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数十年过去 , 《仪礼》文本研究与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不断 , 亟待及时总结;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 远超连环画、黑白电影等表现手法 , 并广泛运用于文化传播;进一步推进《仪礼》研究第二次转换的条件日益成熟 。2014年 , 我们提交的《〈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课题 , 确定将《仪礼》的《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射礼》四篇作复原研究 , 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仪礼》的纯文本研究与复原研究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 前者有较大的选择性 , 不懂或不感兴趣的部分可以回避 , 或者含糊表述;复原研究不然 , 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展开 , 任何细节都必须直观展示 , 并给出学术说明 , 无一处可逃遁 。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 , 激发我们更深入研读文献 , 并尽可能吸收考古学、古器物学、古建学、服饰学等学科成果 。实践证明 , 若不做复原 , 文本的许多问题很难发现、许多是非无法判断 , 令人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 以下略举数例 。
一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谬误 。《士冠礼》中冠弁的形制 , 经、注、疏皆语焉不详 , 宋人聂崇义《新定三礼图》从后世帽子的御寒功用出发 , 绘作大圆筒形 , 由于研究成果以文本形式呈现 , 学界无人质疑 。我们在复原时发现 , 如此形状之冠 , 除非簪子从脑门中间穿过去 , 否则无法戴在头上 。《说文》:“冠 , 絭也 , 所以絭发 。”段玉裁说冠的功用是“所以约束发” , 并无御寒功用 。再细读《士冠礼》 , 知古人将发髻挽好后 , 用冠将其罩住 , 用簪子横贯固定 。冠之大小 , 以罩住发髻为限 。我们由此发现聂氏大圆筒式之冠缪不可通 , 遂求得合理形制 。
二是通过建筑物的实景复原判定学术纠纷 。如《仪礼》寝庙大门的左右内外皆有塾 , 人称“一门四塾” , 郑玄称之为堂 , 后世疏家遂附会出塾的形制如堂之说:塾内均有前堂、后室之分隔 , 张惠言《仪礼图》据此作图 , 学界均视为定式 。甚至还有将四塾外侧都添加木板墙、门、台阶的 。然《仪礼》并无在门塾行礼的记载 , 故塾有堂室之说大可怀疑 。我们发现陕西岐山凤雏与凤翔云塘两处周代建筑基址的塾都很小 , 宽4米、深3米 。我们按照实有尺寸复原后发现 , 如此狭小之地 , 绝无可能分隔为前堂、后室 。
三是通过仪节复原判断是非 。周代士的院落之北 , 皆有高出地面的夯土台基 , 上有“五架”屋顶覆盖 , 郑玄注:“正中曰栋 , 次曰楣 , 前曰庪 。”正中的屋脊成为栋 , 栋南北两坡依次为楣与庪 , 庪接近屋檐 , 楣在栋与庪之间 。台基之北有房与室 , 其南墙在后楣的正下方 , 房室以南、东西序之间的地方称为“堂” , 但经史对堂的确切范围有分歧 。贾公彦说“堂廉北至房室之壁” , 廉是台基南端的边沿;郑玄说“中以南谓之堂” , 指中脊以南的部分;黄以周认为是指中以南至庪 , 不包括庪下至堂廉的部分 。三位都是著名经师 , 却各执一端 , 莫衷一是 。我们通过复原研究 , 发现在许多仪节中 , 有司上堂递物 , 走上最后一级台阶后立定 , 不再往前 , 即“尽阶不升堂” , 说明堂廉与庪下之间的地带确实不属于堂 , 足见黄以周精审过人 , 不愧为大师 。这一地带亦是乐工坐下演奏的地方 , 我们与古建专家沟通后 , 将这一地带加宽为70厘米 , 俾便乐工与相者并行通过 , 与文意切合 。
四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乡射礼》的人物有七十余位 , 角色各异 , 位置变动不居 , 做纯文本研究不易把握 。我们在深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 绘制了六百帧礼图 , 再在地上用白线画出宫室格局 , 真人反复演练 。以此为基础 , 用软件制作动图 , 构拟三维空间 , 并将历代礼家的注释纳入其中 , 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库 , 然后做“兵棋推演” , 逐段与文献对比 , 在宏观与细节的统筹之中进行辨析、折中、裁断 , 由此发现并纠正不少问题 , 创获甚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