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作者:彭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首席专家 ,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教授)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 避免盲目性 , 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迷途 。《仪礼》区别于其他典籍的最大特点是鲜明的践履性 , 因此 , 正确认识《仪礼》在成书与研究过程中的两次“转换” , 是我们复原研究的逻辑起点 。
先秦时代|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秦时代|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门塾
从活态传承到凝固态文本:周代礼乐文明的第一次转换
周公制礼作乐 , 创建了以“德”为核心内涵、“郁郁乎文哉”的中华礼乐文明 。由《诗》《左传》《国语》等文献可知 , 冠、婚、丧、祭、飨、射、朝、聘等典礼仪式 , 已成为周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 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得以规范 , 文化认同由此渐成 。
周人的典礼仪式原本属于活态传承 , 毋须诉诸文字 。春秋季世 , 礼崩乐坏 , 《礼记·杂记下》载 , 恤由死后 , 有“周礼尽在鲁”之誉的鲁国 , 竟然无人知晓如何为之举丧 , 不得已而派孺悲去请教孔子 , 并做了笔录 , “士丧礼”由此著于竹帛 。孔子对此感到震惊 , 周礼或废或僭 , 随时有湮灭之可能 , 需要作抢救性保护 。现存《仪礼》十七篇 , 便是由孔子及弟子将活态的典礼仪式转换成凝固态文本的成果 。为了突出主要线索 , 避免枝蔓 , 宫室形制、服饰裁剪、礼器使用等诸多细节每每被省略 , 这对当时的读者不会造成阅读障碍 。这一次转换是《仪礼》成书的缘起 , 与孔壁中经一样 , 旨在保存文化 , 希冀借助文本形式传于后世 。
将文本还原成活态的仪式:周代礼乐文明的第二次转换
既然《仪礼》是由活态礼仪转换而来 , 则后人研读《仪礼》 , 再将文本形态还原成活态的典礼仪式 , 实现第二次转换 , 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 如此方不负孔门师弟初衷 。但是时移世易 , 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变迁 , 后人通读《仪礼》已非易事 , 即使作为古文大家的韩愈 , 亦直言这部用先秦语汇书写的《仪礼》“难读”;周代尽人皆知的彝、簠、簋、觥、觯、斝、盉、匜等礼器 , “行于今者盖寡”;某些仪式社会上已“无所用”;然则此书为何绝对不能废弃?因为“文王、周公之法制具在于是” , 周礼的精神蕴含其中 , 儒家文化的根荄在其内 。
后世有学者试图展现局部仪节而绘礼图 , 宋杨復《仪礼图》、清张惠言《仪礼图》堪称其中佼佼者 。但毋庸讳言 , 两千年来的《仪礼》研究 , 包括成果卓然的乾嘉学者在内 , 几乎都沉溺于纯文本研究 , 有失孔子存礼的初衷 。
礼学家沈文倬一生浸润于《仪礼》 , 是此道中最早的觉迷者 , 他批评清人礼图“画得太草率” , “比如宫室 , 只画几条或粗或细的线条 , 标明这是堂、这是房” 。他进而说:“对于古代人生活情况的描述 , 光靠文字叙述是很难表达的 , 光靠‘实物’的照相或图片来表达 , 也是呆板而没有联系的”;他断然指出 , 《仪礼》研究“必须另辟蹊径” 。并认为《仪礼》之学属于古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 这“是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 文本研究并非多余 , 但“只有把研究的结果 , 用连续性的图画来表达 , 那么房屋器物 , 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人的活动——入门升堂 , 坐立饮食 , 都历历如在目前了” 。沈文倬有清醒的将文本回归活态仪式的理念 , 故早在1951年便拟定了“《周代城市生活图》编绘计划” , 将《仪礼》内容分为宫室、衣服、饮食、交通、冠昏、丧葬等十二门 , 计划每门绘图四十多帧 , 总共五百帧 , 希冀用连环画的形式 , 将《仪礼》还原为活态的典礼仪式 , 因始终找不到能合作的绘图者 , 只得抱憾作罢 。其后 , 台湾学者在李济、孔德成先生主导下 , 对《仪礼·士昏礼》做了“实验性复原” , 拍成黑白影片 , 走出二次转换的关键一步 。可见两岸前辈学者对《仪礼》研究终须走活态复原之路的认识完全一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