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尊师重教,人能弘道
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
并且把它提升到“道”的层次。
古人通常把知识与智慧分为
“道”“经”“术”三个层次。
“道”是本源性、终极性的学问,
而“经”则是对“道”的阐述,
“术”则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
“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古人特别看重它,
不仅认为任何知识最终要达到“道”的境界,
而且把“得道”视为终极性的人生目标,
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庸》:“修道之谓教。”
教育是为了修道。
古人所教所学乃是圣贤之道,
这样“师”就成了“道”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
引导学生寻求“大道”,掌握真理。
韩愈说:“师之所存,道之所存。”
“道”借“师”以行,“师”借“道”以成,
“师”与“道”形影相伴。
这样,教育目的只是为了“传道”,
所以古人“谋道不谋食”,
不用学问来谋利,
教育不会考虑利益好处,
也不会考虑学生的地位身份。
正是这种“求道”的做人教育,
而不是知识传授,
成为古人教育的最大特点,
所以,要“重道”必须先“尊师”。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
至今没有断绝,原因之一就是
古人一再强调的“师道尊严”,
使得人格化的教育得以一代一代地完成,
而教师自然成了中华文化的“传灯人”。
文章插图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古人的“师道”观念中,
首先重视师德,
要求教师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动做学生的表率。
也就是说教师在“言传”之外,
还要“躬行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意思是若想正人,先要正己。
在某种意义上,
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
孟子说,“教者必以正”,
也是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古人区分两类教师:经师和人师。
经师是“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
可以讲解经义,教人以学问的人。
人师则是除了有学问之外,
“谨身修行,足以范俗”,
自己人品修养好,足以成为学生楷模的人。
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
而所谓人师,是德、行、才、识都很卓越的,
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样的人很难遇到。
在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今天,
如果教育只是传授知识技能,
甚至极其功利地为了应试,
为了孩子将来的职业,
没有人格的熏陶和加持,
不能不说是人文教育的巨大缺失。
文章插图
因材施教,学以自得
孔子是善于“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 古人|重温古人师道,追慕古人师德,致敬中华文化的传灯人】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
古人教学上的“因材施教”,
相对应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自得”。
教师传授给学生特定的
问题解决之道和思维方法之后,
教师的传道任务基本完成,
学生则进入自我反思、自我体悟的
“学以自得”的过程。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
问题解决的方法,
学生则运用潜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学习、领悟知识,这就是“自得”。
推荐阅读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看《笑傲江湖》有感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