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气温骤降,脑出血病人明显增加了


下雪了,气温骤降,脑出血病人明显增加了文章插图
大雪纷飞的冬天
一、冬季 , 脑出血病多发 。 2020年12月2日喜迎石家庄的首场雪 , 瑞雪兆丰年 。 美丽冬雪的背后 , 也有坏处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聪慧教授在微信朋友圈里感叹:“下雪了 , 气温骤降 , 脑干出血病人明显增加了” , 因为在这最近2天有7例脑干出血患者被收治入院 , 病区有二十多例脑出血患者 。 河南省人民医院薛神医有精彩评论:“颅外下雪了 , 颅内下血了!”
无疑 , 这提示了一个大众有时会忽视的事实:冬季 , 脑出血病多发 , 最多发的是脑出血 。
脑血管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 。 据研究报告称 , 中国脑出血患者的发病趋势呈现季节趋势 , 即冬季发病率最高 , 夏季发病相对较少(冬季高发 , 夏季低发);其中12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率最高 , 7~8月份最低 。
脑出血发病例数与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负相关 。 有资料表明:冬季气温每下降1 ℃ ,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将增加2% 。 气温变化为脑出血发病危险因素 , 气温越低发病例数越多 , 同时病死率升高 , 这是大家的共识 。
其实 , 冬季脑出血多发 , 还与气压、风速相关 。 日均气压和日最大风速与脑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 , 气压越高、风速越大 , 越易发生脑出血 。 此外冬季还表现为空气干燥(湿度低)、日照时间短 。 空气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变化与脑出血发病呈负相关 , 即空气湿度越低、日照时长缩短 , 可诱发脑出血发病率的增加 。
每年冬季都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 , 很多老年人常在冬季发生意外 , 所以寒冷的冬天 , 对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是个充满挑战的季节 。
脑出血发病率的分布与地理纬度相关 , 研究显示高纬度地区发病率较高 , 而我国脑出血发病与地域关系同样呈现上述关系 , 全国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 , 其中西藏与青海为脑出血风险最高危地区 。 冬季的高原人民尤其要注意脑出血 。
下雪了,气温骤降,脑出血病人明显增加了文章插图
颅外下雪 , 颅内下血
二、为何冬季脑出血高发?为什么气温变化时脑血管病增加?
这个还真值得研究 , 虽然外面降温了 , 即使病人在室内温度不低也出现脑干出血 , 有点像月亮引起的潮汐 , 看不见的力量 , 似乎躲不掉 。 这是医生的感叹 。
冬季脑出血高发的原因 , 可以归纳如下:
(1)对血液动力学影响 :机体为了使体温处于恒温的状态 , 会减少散热 , 导致毛细血管收缩 , 随之增加了外周血管的阻力 , 促使血压升高 。 寒冷兴奋交感神经 , 提升血压水平 。
(2)对血液的影响 :在寒冷的状态下 , 机体排汗量下降 , 同时人的食欲较好 , 很多人喜欢饮酒和吃火锅、烤肉等热量高、油脂高的食物 , 不仅增加了水分的摄入量 , 机体内也储存了大量的水分 , 增加了血容量 , 血压增高 。 还造成血脂升高、血黏度增加 。
(3)对血管的影响 :低温可加重血管内皮损害 , 减弱脑血管收缩反应性 , 诱发高血压 , 增加脑出血风险。
(4)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在寒冷刺激下 , 可以促使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内腓肽、醛固酮等分泌增加 , 改变血凝状态 , 增加脑血管的出血风险 。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 , 天气变冷、气温下降 。 也有学者认为冬天还有其它因素导致脑出血 , 冷空气或气旋干扰 , 产生大气电场 , 导致血压升高 , 成为脑出血的直接致病因素 。 在天气突变时 , 地球电、磁场的作用使得植物神经紊乱 , 神经调节较差者发生脑血管损害 , 这些多因素作用最后导致脑出血发作 。 风速、气压、湿度、日照时间可能均有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