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早年撰写了《淮南杂说》和《洪范传》,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甚至把他比作当代的孟子。他的女婿蔡卞在论及荆公学术时曾讲:“宋兴,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安石奋乎百世之下,追尧、舜、三代……初著《杂说》数万言,世谓其言与孟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云。”
这两部著作以阐发“道德性命之学”为主要内容,与理学之徒每有相通之处,而高明自得常常过之。侯外庐先生认为:“道德性命之学,为宋道学家所侈谈者,在安石的学术思想里,开别树一帜的‘先河’,也是事实。”贺麟先生更直截了当地说:“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以得自孟子、扬雄为最多,而与陆王的思想最为接近。”
文章插图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成名很早,且生性自负,曾有诗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足见其心气之高,志向之远。他一贯认为,研究经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主张用“先王之道”来打破当时迷信“祖宗家法”的风气,推行广泛的社会政治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在王安石以前,范仲淹力倡精神风气,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但学术成就有限。李觏依托先王之制阐述社会政治理想,设计富国强兵蓝图,但因仕途偃蹇,无从施展。唯有王安石集经学家、政治家于一身,遭遇神宗,千载一时,使其宏图抱负得以充分施展。这种人生经历,不但宋人无出其右,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
在王安石主持的各项改革中,最能体现“法先王”理想的,当属以“经术选士”为主旨的学校科举改革。王安石认为,圣人之学湮没千年,先王之政废歇不举,其根源在于人才凋敝,风俗败坏。要变风俗、立法度,必先本于讲学。学术既明,才可以施用于政事而不至被流俗沮格。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尊师儒、兴学校、明经术、变科举,培养选拔精通圣人之学和先王之道的人才,从而革除时弊,移风易俗。
文章插图
宋代书院发达,影响深远,岳麓书院即创建于北宋初
这种观点,也是新儒学兴起以来士林精英的共识。早在熙宁以前,欧阳修、孙复等人就对科场士子奉为准绳的汉唐注疏之学大加挞伐,要求朝廷重新注释儒家经书,以便学者取法。到了熙宁六年(1073 年),朝廷设置经义局,由王安石负责,训释《诗》《书》《周礼》三经新义。
熙宁八年(1075 年),《三经新义》修成进御,由国子监雕印颁行,作为官方教材,让天下士人学习。王安石修撰《三经新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同风俗,一道德”,以经术造士,培养支持变法的人才。这既是新儒学发展的自然产物,也是配合变法的政治产物。
王安石的“新学”究原于心性之际,推本道德性命,以《孟子》为宗,援《洪范》《周易》《论语》《中庸》诸篇立说,又以老、庄、扬雄各家参验,而归于高明自得之学。继而施用于礼乐刑政,尤其借重《周礼》立法创制、设官分职的遗意,为变法张目,可谓体用兼赅,本末毕具,既是义理之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义理之学向心性之学、性理之学转进的重要一环。
文章插图
苏东坡、王安石晚年握手言欢,他感叹“从公已觉十年迟”
从王安石开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的治学理念蔚然成风,新儒学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主题转换和学理更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王安石立足儒学,融合儒、道,创立了形而上的道德论、人性论及修养论,推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
在北宋后期,除了哲宗元祐年间以外,《三经新义》一直是官方法定的学校和科举教材,“荆公新学”也长期居于官方显学的地位,对当时的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因为如此,新学便带上了某种文化专制主义的色彩。天下士人虽然都必须唯新经是读,但因为利害所系,只不过是曲意附和,真正能够深究其旨并发扬光大者微乎其微。
推荐阅读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武则天墓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猜测无数,却被两个老农破解
- 中国第三大姓氏,千百年来没有一个皇帝,却出了不少名道士
- 杜牧和李商隐同写一题材,千百年来高下难分,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 武则天的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无人明白,结果却被两个农民破解
- 辽宋夏金|对比商鞅变法的成功,解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深层原因
-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无人懂其含义,却被种地老农破解
- 三国纷纭,彰显关公英雄本色
- 王安石变法是上阵父子兵,范仲淹为何却把儿子培养成保守派了
-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千百年来对出的下联无数,不过都很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