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王安石变法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他开创的荆公新学更成了异端邪说

宋初统治者为了稳定新朝政局,政治上仍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制度设计延续了五代以来防弊的惯性并达到曲尽其详、无微不至的程度。特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对外进取迭遭挫折之后,注意力全面转向了内部。他经常对臣僚宣讲:“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当合用心于此。”
 纷纭|王安石变法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他开创的荆公新学更成了异端邪说
文章插图
宋辽高梁河之战,宋太宗坐驴车逃窜
正是在这种“帝王用心”之下,官僚阶层弥漫着因循保守的气息,官员甚至把“不生事”作为处世当官的准则。反映在思想学术上,则宋基本未脱汉唐窠臼。但当时也有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就是崇文抑武、作养士气的政策始终得到强调,并成为两宋时期的基本国策。
《宋史·?文苑传》说:“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这段文字,说明了宋朝重文政策的本末由来及其深远影响。后人也常盛赞宋朝文治超越汉、唐。到了北宋中叶,这项政策终于开花结果,引起了政坛的变革和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场革命。
宋仁宗在位期间,朝廷人才济济,文官群体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现了后人津津乐道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仁宗朝科举入仕的青年才俊如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曾巩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构成了一道闪亮的风景线。范仲淹虽然是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进士,但其人生事业的主要经历也在仁宗时期,是北宋政坛和思想界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纷纭|王安石变法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他开创的荆公新学更成了异端邪说
 纷纭|王安石变法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他开创的荆公新学更成了异端邪说
文章插图
宋代科举考试图
这些人在思想上提倡正统,崇尚名节,敢于对现实发表批评意见,以捍卫儒家政治道德和伦理规范为最高原则。其中的优秀分子不但成为果敢的政治改革者,而且也成为振兴儒家学说、光大圣人之道的中流砥柱。这一时期的新儒学以“义理之学”为主要特征。与之相随的是士大夫政治的确立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儒者的使命,不仅限于关门治学,更在于明体达用、通经致用,以圣人之学为指导,服务于国家、社会。
王安石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影响的历史人物,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学问家、思想家。朱熹说他“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这是很符合事实的。他毕生重视经学研究,并用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由他创立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荆公新学”,在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讨论新儒学,总离不开“心性”“性理”之类的名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儒学重伦理而轻本体,重文献而轻架构,重经验而轻思辨。内中可资构建体系的部分,厥惟其心性论和天道观。宋儒在疑传注、辨义理之余,转而浸淫于“心性”“性理”和“天道”的讲求与探讨,既反映了宋儒形而上的思辨冲动,更体现了他们重构天人之际、捍卫儒家道统的强烈使命感。而这种风尚的形成,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儒、释、道三家长期融合与激荡的必然结果。
 纷纭|王安石变法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他开创的荆公新学更成了异端邪说
文章插图
儒释道——一团和气图
在新儒学由“义理之学”向“性理之学”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荆公新学的流行,二是理学(当时称为“道学”)的确立。就当时所具有的影响力而言,王安石的新学远远超过了理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