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历史上的奋进故事” ——长安堰福泽百姓
奋进 , 就是振奋向前、奋勇前进 , 就是奋发进取、致力发展 。“奋进武义” , 贯穿武义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 , 是武义千年文化基因的一种脉承 。在古代武义历史进程中 , 一直承传着这种奋进的文化基因 , 历史上的奋进故事比比皆是 。其中的长安堰 , 是见于记载的武义县最早的水利工程设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义县建县于三国吴初八年 , 也就是公元245年 , 建县以来 , 县城里面由于缺少水源 , 主要靠打水井用水 , 但是满足不了整个县城的用水需求 , 历代就困扰着武义县城的百姓 。
唐光化元年(898年) , 为了供应城市用水 , 也为了浇灌县后畈的田地 , 武义乡民任留发扬创新奋进精神 , 带领武义人开始在熟溪之湖山潭上修筑了这座武义有史以来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长安堰 , 开启了武义人治水的先河 。对于这座名堰的位置 , 明嘉靖《武义县志》说:“长安堰 , 在县西二里 , 湖山潭上 。”‘湖山’ , 是壶山的古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安堰用块石垒砌 , 呈斜弧形 , 东北西南走向 , 堰呈横卧于熟溪之中 。堰北端的坡堤上筑有涵洞作为引水口 , 同时在县城开通渠网 , 使熟溪之水可以穿城而过 。熟溪之水的流向与意义 , 黄春在《长安堰记》中说:“北穴通衢 , 东绕法云 , 支分派别 , 歧而三之 , 为山堰 , 为中堰 , 为曹堰 , 统之名长安 。”自从有了长安堰 , 武义县城巷渠流水清亮 , 成为了全城生活与防火用水的主要依托 , 出城之水灌溉县后畈农田 , 从此旱涝保收 。“有水则岁熟” , 熟溪因此得知 , 后人感念任留 , 在长安堰附近建任留庙 , 历代祭祀 。
长安堰的修筑 , 从无到有 , 不但解决了全县城的生活与防火用水 , 边上农田的灌溉也不用再发愁 , 任留的创新奋进的精神解决了一个这么大的难题 , 这个堰坝造福武义人民 , 不愧为熟溪第一堰 。
1999年6月 , 长安堰被洪水冲毁;2000年6月 , 普降暴雨 , 熟溪水猛涨 , 形成特大洪灾 , 长安堰被夷平 。现在的长安堰只剩进水涵洞口得以保存 , 位于武义县壶山小学西侧约500米处 , 上面还书着“长安坝”三字 。悠悠1100年 , 它依旧承载着武义水利工程的辉煌历史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4年 , 我县结合“五水共治”工作 , 启动熟溪滨水景观绿化工程 , 分别在长安堰遗址南北两侧修建了熟水公园和栖霞公园 , 当中铺设一桥名为“长安桥” , 并以“古堰流芳”为主题 ,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融入武义独特的“堰坝文化”和“农耕文化” , 设置了农耕文化广场和古韵颂今景观 , 用以追溯长安堰的文化遗迹 , 展示武义文化内涵 。
采访人员:王国仙
视频:王璐民
审核:何灿
【“武义历史上的奋进故事” ——长安堰福泽百姓】监制:任广明
推荐阅读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
- 历史上这5位大将军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别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
- 中国历史上有八圣,其中的七圣如雷贯耳,为何唯有剑圣默默无闻?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历史上的10大谎言。
-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最终归宿究竟在哪!
-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 历史上的杨文广:受范仲淹、狄青器重,不是杨宗保之子
- 影视剧都是骗人的,而历史上的唐伯虎真的是,要多惨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