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看思想慢慢走过——从《蚕妇》说开去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昨天傍晚,走过金圆上都门口,一个小男孩正在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给妈妈背这首《蚕妇》。
 情感|看思想慢慢走过——从《蚕妇》说开去
文章插图
当时刚吃好晚饭,有些撑,就无事生非地想:这位蚕妇的情感是否有些问题?后来问孩子们,如果设身处地站到蚕妇立场上,我们的情感会跟她一样吗?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情”,没有自己特别的想法。
如果我是一位进城卖丝茧的蚕农,看到城里的有钱人如此喜欢丝绸织品,市场消费如此旺盛,赖以养家糊口的产品一定好卖,肯定会笑成一朵花。相反,如果看到原来爱穿绸缎的有钱人都改穿棉麻织品了,蚕丝卖不出去,看来只好自己一家人“遍身罗绮”了,那大抵是要“归来泪满巾”的。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如果我们是开饭店的老板,肯定是顾客上门来,菜点得越多越贵,我们越高兴。正常情况下,没有一个饭店老板开饭店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吃得比所有顾客都好。
白居易笔下那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比张俞笔下的这位喜欢哭鼻子的蚕妇,年长了二百多岁。时代前进了很多,经济也发达了很多,但是作为生意人,卖炭翁的见识可要比这位敏感脆弱的蚕妇强多了。
如果要为这位蚕妇辩护,当然也有理由。不管北宋中期的经济比唐朝中期进步了多少,充其量也就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只脚,不像我们已经在市场经济中浸淫多年,商品意识已经根深蒂固。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位估计兼有农妇身份的蚕妇看到此情此景,流下委屈伤心的眼泪,可能也是比较直观和正常的情感反应。
就像很多年前大家都爱说的“卖菜吃黄叶”,既是市场经济起步阶段小本生意、精打细算的理性选择,也含有对命运不公、天道弄人的责问意味。其实这不是市场的错,更不是有钱人的错,恰恰是市场不够发达、有钱人还不够多的错。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有钱人越来越多,对于每个生意人都是福音。你看现在的菜农,就根本不吃“黄叶”了,而是吃那些完全没有颜值、甚至虫孔累累的菜叶,因为农药用得少,绿色,生态,有虫害,无公害。
有些学者在探讨我们的思维为何相对缺乏理性时,指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唐诗宋词读得太多了”,因为传统诗词涵养的是细腻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是排斥理性思考的,因此,小学语文的方向应该有所调整,唐诗宋词当然要读,科学理性的文章也从小就要读一些。观点确实有些耸人听闻,细想之下,却并非纯粹哗众取宠。
多年以前,有位美女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短信:“叛逆的火焰在我的心里熊熊燃烧。”当时不免有些好奇,一位如此才貌双全年轻姑娘的叛逆火焰不知最终会点燃谁的生活。我倒是觉得,思想可以叛逆一些,至少可以理性一些,做到平心静气,做到客观独立。
不过,理性并非是多么有趣、甚至是非常无趣的一件事,所以也突然感性了起来,扯了几句诗:
情感|看思想慢慢走过——从《蚕妇》说开去】我梦见
十字路口
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

思想慢慢走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