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文章插图
 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文章插图
关于华严宗的传承,现存三说:
一、五祖说:杜顺——智俨——法藏——清凉——宗密。以华严宗在中国立教开宗为主而选定的。
二、七祖说: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域——清凉——宗密。为宋朝净源法师奉敕而选定的,此以法系为主。马鸣造《大乘起信论》,弘扬唯心缘起说,龙树造《大不思议论》解释《华严经》,故加此二人。
三、十祖说: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清凉——宗密。普贤显现法界所证之理以代表悲门,文殊显现法界能证之智以代表智门,世亲造《十地论》以释《华严经十地品》,故加此三人。
但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应以立教开宗的五祖说为基本。
杜顺(五五七——六四〇),本名法顺,敕号帝心,俗姓杜,雍州万年县(今陕西兴安县)人,生于陈武帝永定二年,孩提时,常于宅后塚上,为群儿说法。
十八岁,就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受持定业,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时人号称为敦煌菩萨。隋文帝甚加敬信,月给薪俸,以为供养。
 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文章插图
尝将道屐一双,置於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其故,师曰: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群盗闻之,皆惕然悔过。
唐太宗诏请入宫,问以愈疾之法。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须大赦,圣躬自安。太宗从之,旬日果愈。因之,宫廷内外,礼事如佛。
师著《法界观门》一卷,置烈火之中而祝曰:如孚圣心,则一字不毁,既而果然。他曾游历四方,劝人念南无阿弥陀佛。
 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文章插图
著有赞咏净上的《五悔文》,弟子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动意等,而以智俨为突出。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男信女,声言告别,复入宫辞谢太宗,升太阶殿,坐于御座,奄然而化,时年八十四岁。
杜顺遗著
《华严法界观门》一卷(清凉作《华严法界玄镜》释之);
《五教止观》一卷(法藏作《华严法界游心记》释之);
《妄尽还源观》一卷(宋孤山智圆定为杜顺著);
《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有人疑为智俨著);
《十门实相观》一卷《会诸家别见颂》一卷。
杜顺依五教深浅,提出五教止观说,对禅观进行五种分类:
法有我无门
一,法有我无门(小教),属于小乘的分别观。修此观者,应知众生从无始来,执著色身,而分我与我所,以及根、尘、识之差别,并认定如来藏识为体性,而产生一百零八种烦恼。为了消灭这些烦恼,必有对治的良药。
故《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以修因缘观的良药,破除我及我所的实有感,则我执消亡,生死永断。但尚执众缘为实有,故名法有我无。
 系列|《华严宗简论》系列
文章插图
生即无生门
二、生即无生门(始教),此门有无生观与无相观。无生观,一切皆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此之无生,是空除众生执著的实有感。故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
无相观,经云:“一切法皆空,无有毫末相。空无有分别,犹如虚空有”,此为空除众生情执诸法形相的实有感。修此观者可以对治执法实有之病。因众生认为法的实有,才妄执有真如涅槃可得,有生死可舍。如今以般若智照见一切法皆空,才能证得大乘始教的我法二空观。
事理圆融观
三、事理圆融观(终教),此依《大乘起信论》所组织的心真如门与心生减门而成观,前者属理,后者属事。理事圆融,空有无碍,故能真妄交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