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揭秘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误区
误区一:降压药不能用得太好,会有耐药性。
这是一个常见误区,降压药不会像抗生素那样使用久了会产生耐药。因细菌和病毒会产生基因突变,一种抗生素应用久了会产生耐药菌株。高血压的病因里没有发现细菌或病毒起作用,目前也没有发现耐药现象。最近几年科学研究发现,有药物抵抗现象(如阿司匹林抵抗),系先天遗传,由病人自身的基因所决定,这也可以解释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为什么不一样。降压的目的既要降血压又要保护各个脏器,所以选药物时就是要考虑这两个方面,遵照循证医学,而不是等到脏器功能不好了再选择好药,而且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无法逆转的。
误区二:只要能降压,选择哪种降压药都一样。
许多心梗后的病人经常频繁地换用各种降压药,或是听别人说某种降压药好就随便换药。他们觉得只要能降压,选哪种降压药都一样。其实,对于心梗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应该首选既能降血压又能保护心脏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短效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而且短效制剂血压波动大,增加心梗后死亡率,所以不宜选用。如果有大面积心梗导致心功能受损,加用β受体阻滞剂要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观察心衰症状是否加重,逐渐加量。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要停药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以免诱发心绞痛。哮喘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β受体阻滞剂禁用。
心梗后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血压控制情况。如果一种降压药不能控制好血压,那么可能要加用另一种降压药,按照“小剂量联合用药”的原则,安全经济地将血压降到目标值。如果血压控制得不满意,或是波动很大,可以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是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了解自己全天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误区三:只要感觉好,血压一定不高。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注意监测血压,觉得自我感觉很好,头不昏眼不花,血压一定不会高。这些患者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不适就诊时才发现血压高。我们常说高血压是“无声杀手”,这是因为很多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要等到心梗、脑卒中这些严重后果出现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它造成的危害。人的血压受情绪波动、季节变化影响很大,寒冷季节血管收缩,此时的血压会比夏天高,降压药的剂量也要增加。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
【 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降压?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护理?】误区四: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为了保护心脑肾这些重要脏器,把过高的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是降压治疗的目标。对于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进一步损害心脏,但并不是说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量I与压力U(即血压)成正比,与血管阻力R成反比,可用公式表示I=U/R。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存在斑块阻塞血管,即血流阻力增大(R增加),此时如血压U太低,冠状动脉血流I肯定进一步降低。单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供应角度看,血压越高越好,但血压太高会增加心脏负担,损害心脑肾功能,也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所以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它既能保证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又不损害心脑肾各个脏器。
一般来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要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为了减少心肌氧耗,心梗后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要求降至130~120/85~75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能低于70毫米汞柱。对于已经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果冠脉血管病变已成功置入支架,血管已经通畅的心梗后患者血压可以降至115/75毫米汞柱。如果是老年患者,血管病变没有进行成功地介入治疗(血管阻力R很大),那么血压不宜降得太低,以免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对于老年人来说,降压应逐步进行,如果没有头晕、乏力、疲倦等低血压反应,血压可以进一步降到目标值。患者在规律服用降压药期间如果血压骤降,需警惕再次心梗,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推荐阅读
- 大雪丨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 按这种方法吃降压药,才能减少心脑意外
- 为什么H型高血压那么可怕?做好3点,能保护心脑健康
- 清热|七月,这个野菜随处可见,清热去暑降血压,不懂的人把它当草
- 没事|身上自带4个血压调节器,没事按一按,轻松调血压!
- 高血压患者服药须知!坚持“6个不”原则,控制血压易如反掌
- 得了高血压,除了损害肾脏外,还有这7个危害,不容小觑
- 得了高血压,这一习惯要不得!不是抽烟喝酒
- 糖友 | “五马齐行”助您更好控制血糖
- 补血|黄芪和此物是天生一对,补血补气、降血压,特别是中老人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