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拯救“小黄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杂志


重大突破!拯救“小黄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文章插图
新生儿黄疸 , 大家一定不陌生 。 可你们知道导致“小黄人”的最严重的疾病是什么吗?
重大突破!拯救“小黄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文章插图
是胆管闭锁(BA) 。 它因为确切的病因不明、预后差、病死率高 , 长期以来是小儿外科面临的重大难题 。
目前 , 解题取得了重大进展 。
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 , 世界顶级医学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的突破 , 这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取得的研究新成果 , 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重大突破!拯救“小黄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文章插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张玉霞教授、温哲教授、夏慧敏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白凡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
胆道闭锁是种什么病温哲教授介绍 , BA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肝胆疾病之一 , 在我国大陆地区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8,000 , 与儿童期各种肿瘤发病率之和相当 , 一般发病年龄在出生后1-3个月 。 其免疫反应异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内胆管阻塞 , 导致黄疸、胆汁淤积 , 进而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 , 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 。 如果不进行治疗 , 自然存活期通常不超过1年 。
治疗情况如何BA确诊后 , 目前只能通过肝门肠吻合术(葛西手术)进行治疗 , 以疏通胆汁流 。
虽然通过葛西手术能部分缓解症状 , 延缓病情进展 , 但仍有近一半患儿在术后1-2年内需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生命 。 部分自肝生存患儿长期受累于反复胆管炎症、门静脉高压等多种并发症 , 温哲教授指出:“手术总体效果不是太好 , 只有10%-25%的自体肝患儿可以活到30岁 。 ”
该研究的价值在哪里随着葛西手术和肝移植的广泛开展及成功率的提高 , 明显改善了胆道闭锁患儿的总体预后 , 但诊治缺少特异性药物 , 治疗措施仍存在明显不足 。
该项研究不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导致BA患儿肝脏快速衰竭的免疫机制 , 同时提出B细胞修饰疗法可以改善BA患儿的肝脏病理 。
重大突破!拯救“小黄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文章插图
“在这项研究中 , 我们采用了单细胞测序的方法 , 一个个细胞去分析发生的因素、微环境 , 有助于找到关键致病因素 。 ”白凡教授介绍道 , “而通过不同学科交叉进行科研 , 可以更好地推动进展 。 ”
研究团队发现胆道闭锁患儿肝脏中存在B细胞免疫耐受缺陷 , 而抗CD20的单抗(美罗华)可以短暂清除个体的B细胞 , 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已有成熟的应用 , 于是在伦理批准和临床注册后 , 开展了“老药新用”药物剂量和安全性临床试验 , 发现新生儿可以很好地耐受治疗 。 此外 , 研究发现B细胞短暂清除后 , 可以纠正胆道闭锁患儿肝脏中存在的免疫失调现象 , 抑制免疫损伤 , 促进修复 。
温哲教授说:“我们希望患儿用了美罗华后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 , 也许以后50%的患儿能够活到30岁 , 甚至60岁 。 我们也可以设想 , 如果在新生儿患病早期 , 病变还不严重时 , 我们就用药进行干预 , 也许就不用手术了 。 ”
但B细胞修饰疗法的治疗效果仍待双盲临床试验验证 ,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广泛招募胆道闭锁患儿进行药物临床实验 , 也希望更多医院加入进来 , 进行多中心联合研究 , 促进实验进度 。
专家的重要提醒胆道闭锁的首发症状是黄疸 , 因此很多家长会误认为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 掉以轻心 。
张玉霞和温哲教授提醒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2周左右消退 , 如果黄疸症状一直不退 , 要当心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 及时就诊 。 此外 , 如果新生儿的大便呈陶白色 , 那也是异常信号 , 要立即就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