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全身评估HIV?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第一次使全身艾滋病病毒量载可视化

12月1日 , “世界艾滋病日” 。
【PET|全身评估HIV?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第一次使全身艾滋病病毒量载可视化】艾滋病曾是人们印象中无药可治的顽疾 , 历经30余年“斗争” , 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药物让艾滋病治疗正迎来历史性转机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使用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 又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应对艾滋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 然而病毒大多“藏匿”于常规取样无法到达的组织 , 故目前仍无法对接受“鸡尾酒”治疗的患者进行全身艾滋病毒载量精准检测 。
利用联影全身PET-CT“探索者”(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联合研制了新型示踪剂 , 对患者进行全身免疫显像 , 搜寻深藏人体全身“隐秘角落”的艾滋病毒 , 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全身艾滋病毒载量分布情况 。 这项研究可确定艾滋病毒感染部位并评估病毒载量 , 对临床科研应用具有极大潜力 。
PET|全身评估HIV?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第一次使全身艾滋病病毒量载可视化文章插图
【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
PET作为当代最先进的无创影像诊断技术 , 能提供功能和代谢等分子信息 , CT能够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 。 PET-CT就是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 , 兼具两种设备的成像优势 , 能够为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做出重大贡献 。 然而 , 传统PET的轴向视野只有15厘米-30厘米 , 通过多床拼接实现全身成像 , 由于大量信号不被探测器覆盖 , 设备的探测灵敏度只有1%左右;这些局限导致了传统PET扫描时所需的核素药物剂量偏大 , 扫描时间偏长 , 图像信噪比偏低 , 并且在临床和科研应用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
联影经过2年多时间的艰苦攻关 , 打造了世界首台全身PET-CT“探索者” 。 “探索者”刷新了传统PET-CT的各种性能极限:单床扫描视野拓展至2米 , 一次扫描即可覆盖全身 , 首次实现全身动态显像;全身扫描时间从传统的30分钟缩短至30秒 , 大幅提升扫描效率;系统灵敏度跃升40倍 , 药物辐射剂量降低至传统设备的1/40 , 拓展临床应用场景 。 因此 , uEXPOLORER也被誉为观测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 , 被寄予破译“人体宇宙”奥秘的厚望 。
PET|全身评估HIV?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第一次使全身艾滋病病毒量载可视化文章插图
uEXPLORER对艾滋病患者全身89Zr-VRC01 PET显像
左图:接受10年以上的慢性抑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注射72-76小时后显像
右图:低水平病毒血症患者注射48-52小时后显像
【三大制胜法宝】
那么 , “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究竟有何制胜法宝?
众所周知 , 探测器是PET设备的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 是实现设备性能的关键 。 “探索者”的数字光导探测器采用了联影独家的蜂眼切割技术 , 形成业界最小的PET探测器晶体元件 , 实现业内最高空间分辨率 。 不仅如此 , 联影“探索者”数字化探测芯片模块化集成 , 在提升稳定性的同时 , 也确保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
“探索者”是目前人类所能制造的轴向最长的PET-CT系统 , 由8个PET单元组成 。 但如果只是简单组合8个PET单元 , 最多只能达到原来8倍灵敏度 。 而“探索者”实现了跨PET单元的数据符合 , 所有信号可以被其他探测器模块同时探测 , 将系统灵敏度提升了近40倍 , 保证在轴向中部大于100厘米的范围内始终处于高灵敏度区域 , 完全覆盖人体所有重要器官 , 实现更加高清和精准的成像 。
PET|全身评估HIV?人体内的“哈勃望远镜”第一次使全身艾滋病病毒量载可视化文章插图
《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刊载的最新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