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重义、爱民 , 甚得历史好评 。特别是在诸多文艺作品中 , 由于突出了曹操的酷虐变诈、嗜杀、疑诛行为 , 更与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从而也使刘备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谅解 。但是 , 细审则不难发现 , 刘备固然有一些可以称道的仁义之行 , 但同曹操一样 , 也有着两面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隆中对
义以待人 。厚待宾客 , 善遇部属 , 力播信义于天下 , 是刘备自始至终都注意的问题 。刘、关、张结义的佳话 , 长期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社会道德培养中发挥重大作用 。其中 , 虽然不无负面影响 , 但积极的一面始终是主要的 。他们一经结义 , 终生不疑 。人存两地 , 心在一起 。曹操厚待关羽 , 关羽深念刘备厚恩 , 信守
“誓以共死 , 不可背之”的信条 , 不为所动 。关羽的忠义精神 , 深深地打动了曹操 。史谓 , “曹公义之” , 因而慨叹说:“事君不忘其本 , 天下义士也 。”关羽被孙权杀害后 , 张飞为义所激 , 失去理智 , 暴戾有加 , 死于部下 。刘备明知不具备伐吴条件 , 仍不听众臣劝谏 , 仓促出兵伐吴 , 以致惨败而归 , 为义误国 。刘备拙于用兵 , 战则常败 , 但士兵感其信义 , 愿为驱使 , 所以每每不久便又重新把队伍集中起来 。建安元年 , 他被吕布打败 , 及至请和 , 求屯小沛 , 很快便“复合兵得万余人” 。
二、仁义与诡诈共体 , 刘备性格的另一面 。
刘备重义、爱民 , 甚得历史好评 。特别是在诸多文艺作品中 , 由于突出了曹操的酷虐变诈、嗜杀、疑诛行为 , 更与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从而也使刘备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谅解 。但是 , 细审则不难发现 , 刘备固然有一些可以称道的仁义之行 , 但同曹操一样 , 也有着两面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关地图
明示诚敬 , 阴怀诡诈 。谋立大业的历史人物 , 很少将信义作为目的而信守不易者 。对他们来说 , 倡信崇义自始至终都是争取人心 , 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 。刘备自然也不例外 。他崇尚信义 , 但从不以此自囿 。所以 , 从另一角度看 , 刘备又是一个诡诈有加 , 很不讲信义的人 。就他与曹操的关系言 , 始则他被吕布打败 , 归依曹操 , 曹操“厚遇之 , 以为豫州牧” , 继而表为左将军 , “礼之愈重 , 出则同舆 , 坐则同席“ , 而刘备却不念其遇 , 首启衅端 , 阴谋诛操 , 得机离许以后又立即北联袁绍对抗曹操 , 二人遂不相容 。再就他与吕布的关系言 , 吕布固然是反复无义之小人 , 侵其地 , 掠其妻 , 死有余辜 , 但在解除袁术的威胁时亦曾有恩于刘备 , 及至吕布投降曹操 , 生死悬于刘备一言之间 , 他一句话便把吕布送上了断头台 。再如他同公孙瓒、袁绍的关系 。刘备本是公孙瓒的同窗好友 , 瓒年长 , 备“以兄事之” 。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 , 公孙瓒委以重任 , 让他为别部司马领兵抗袁绍 , 继领平原相 , 刘备却趁援救陶谦的机会 , 离开公孙瓒而归依陶谦 。当他被曹操打垮 , 几乎是只身投靠袁绍时 , 袁绍“遣将道路奉迎 , 身去邺二百里” , 与刘备相见 , 史谓:“备归绍 , 绍父子倾心敬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形象
刘备既已得兵 , 很快便“阴欲离绍” , 诡说袁绍南连刘表 , 趁机南下 , 以谋自己发展的机会 。特别要着重说的是他对待刘表父子和刘璋的明示诚敬 , 阴怀诡诈的态度 。刘备对待刘表父子的态度 , 使他获得了很大的政治资本 。事实表明 , 刘备南投刘表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发展 , 刘表“益其兵” , 并以上宾礼待之 , 使他在荆州界内站住了脚跟 。及至刘备部众日多 , 荆州豪杰多依之 , 刘表惮其为人 , 自然会产生疑虑 , 所以“阴御之” , “不甚信用” , 甚至发生刘表的僚属想除掉刘备的事都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 , 刘表对于刘备是有恩的 。刘备心里自然也很明白 。可是 , 刘备自始至终都是自以豫州牧、左将军的身份客居荆州 。他羁旅在别人的地盘里 , 却等待机会建立自己的功业 。他非常赞同诸葛亮“跨有荆益”的隆中对策 , 自然要觊觎荆州 。历史表明 , 刘表弥留之际 , 已经深深感到了刘备对其子孙的威胁 , 不得不以退为进 , 希望刘备善待其子 。后人为了突出表现刘备的“信义”之心 , 遂有所谓刘表“托国”之说 。实际上 , 在刘琮、刘琦的争嗣斗争中 , 刘备完全背弃了刘表的意愿 , 支持了刘琦 , 从而加剧了荆州的内部危机 。及至刘琮已经遣使请降曹操 , 诸葛亮劝其攻琮取荆州 , 而言“吾不忍也” , 又有人劝其劫持刘琮及荆州吏士南走江陵 , 刘备说什么:“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 , 背信自济 , 吾所不为 , 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其实完全是因为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 , 特别是曹操大军压境的形势使然 , 而并非是不愿 。
推荐阅读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