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高中地理( 八 )


①知识储备:从以上定位的位置来看,都是大地名,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能够灵巧互换就能做到完备的知识储备,至于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是靠概念引导的,试题在设问中会给你提供角度,你只需要回应问题“调用”相关地理特征进行逻辑推理;
②解题技巧之一:针对自然要素的设问一定从地理位置特征开始分析,必要的时候需要定位;
解题技巧之二:对时空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具有敏感性是解答高考地理题最重要的“题感”,在此基础上利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所以,善于把一个地理问题放到一个“空间场景”中、合适的“空间尺度”中去解决是高分考生最拿手的解题法宝。
以气候为例。气候是要掌握的。气候的特征、成因、分布、图表四个维度要能灵巧对应。与成因相关的三风四带、洋流、地形分布也是很重要的核心地图。不过,现在淡化了空间定位,要求更多的给出位置条件,让你分析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气候的分析方法是上课要认真听的地方。
但是,现在的高考对空间定位中知识储备的要求越来越小,以前不定位题目根本做不出来,现在把地形、风带或盛行风的信息都比较明确地给你了,只要你根据地理概念进行整合分析,这是一个新挑战。
第二,插播先说——到底要背什么东西我才能做好题。有知友在下面回复中提出这个问题,我把回复先加到这里。必须要背的东西?分两种:第一种是大地名及其地理特征,这个是要背的,可以用五三那本书地理分册有那本书的一个发明,最棒的一张纸——五三选题太杂,没有针对性可以不做。但这张硬纸板不仅可以随身携带,解题常用的大地名完全足够,里面有张表格是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地带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等等。背这张纸的目标是①先学会使用它,查阅相关的地理特征;②实现地理特征与地理位置的灵巧转换,问你一个特征就能指向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反之亦然。③发掘高考题中需要空间定位才能做出来的题到底利用了什么大地名,怎么利用这个知识是题目的重要的桥段。比如:新课标高考Ⅰ卷需要定位的试题总体趋势是减少,如果说在新课标没有定型的前三年定位是标配,则三年来定位已经演变成“定位分析”——给你确定的位置条件,进行定位分析成了新的标配:
2010年选择题第1题需要定位“中国西北角”、第9题需定位“地中海沿岸”、第10题需定位“以色列”、第42题需定位“地中海岛屿”、第44题需定位“河西走廊”。
2011年第36题需定位“发达国家”、第42题需定位“发达地区”。
2012年第6-7题组需定位“汉水谷地”“秦岭”、第37题需定位“安第斯山背风坡”、第42题需定位“敦煌”。
2013年第5题需定位“北美太平洋沿岸”。
2014年第42题需定位“青海湖”。
2015年第37题形成冻土的两地差异、第42题需定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或更简单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016年36题(1)横县与江苏浙江的纬度差异对热量条件的影响、37(1)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对气候差异的影响。这一年出现非选择大题。
第二种要背的,其实是要理解的,就是概念的看点。什么叫概念的看点?比如降水,从概念本身的看点是“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后水汽凝结”,可以把概念指示的降水条件归纳为①充足的水汽;②凝结核;③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环境条件(其实就是降温),这个概念引申的降水成因条件可以归纳为:①水汽来源;②水汽输送;③水汽抬升——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暴雨和毛毛雨在降水成因上主要差别是什么?这就是现场发散,你可以依据概念看点,毛毛雨抬升得慢水汽凝结少,暴雨抬升快水汽凝结也快。第三,一直想说的是如何掌握——空间位置的逻辑关系。明明说解题,怎么就讨论我的智商啦!不是陆游说过“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吗?逻辑能力的确与智商相关,高考要考的能力就是这个!高考要考的就是这个!下面这篇经验是我认为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简洁的建议。【周杰: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抱歉,我没有学会链接方法,自己搜索,看看这个主题,你可以从这些博士、大咖、学霸中得到启发。结合地理高考解题技巧,我试着分享他的智慧。这位周博士有几个观点很接地气:首先,他认为看太多的”我来教你如何思考“的书没有用。逻辑思维说白了是一个技术,和打游戏,把妹,打拳击一样,多进场练习才是关键。看书是系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但不是习得技巧的有效方法。光看书你是学不会一种思维方式的。如同我在前文说的不要对高考地理有知识崇拜,你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其实就是核心概念),多用!怎么用?直接剖析高考题,把高考题做透。其次是做数学题没有用。我不知道真正艰深的数学是怎样,但就大多数人熟悉的高中数学题来说,练习的只是一种技巧:如何在给定的时间内寻找到一种快速解法,找到答案。逻辑思维的涵义比这个要广。逻辑好的人做数学题会快一些,但做数学题本身并不是提高逻辑的直接方法。我理解,题做完了其实是药渣,本身不值得膜拜,关键是药汁、关键是药!关键是做题中使用的逻辑思维技巧!可惜,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思考真正问题的机会,于是因陋就简,用题目来给你高强度提出问题,得其真谛者学习了逻辑方法,没有入门的刷了各种答案。虽然做题不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现在也只能做题了不是吗?第三是读逻辑学导论没有用,你会晕的。以下引用百度百科:“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这种话对你有帮助么?你学习十年牛顿物理,投篮命中率未必会比别人更高。可以发现,逻辑思维不是知识,你可以任何时候,用任何素材来练习。它是一种方法,让你可以不留缝隙的解决各类无头绪的问题。习惯了这样的解析方式,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也不会慌。空间位置的逻辑关系是地理学科特色,除了数学中学只有地理课在教空间思维。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让你理解空间思维的逻辑关系——魔方!对的,把魔方玩出六面来就是有一系列的步骤,环环相扣但是你要掌握此位置和彼位置逻辑关系,你才能应付复杂变式,3×3玩到4×4你就是把握空间位置逻辑关系的高手!闲暇的时候,买一个玩一玩,等你玩出一面了,你就可以接着往下看了!第四,什么是对地理信息的洞察力。空间位置的逻辑关系怎么理解?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如何让学生洞察地理信息的关系呢?是不是有了概念就可以了?我国的地理教育对这方面着力很小,我们的地理教学法甚至都不研究高考题中蕴含的地理教育规律,我多年来只好用美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语言来理解高考题的玄机,按照美国人的课标——地理洞察力就是thegeographicperspective。看图:


第一个层次,空间分布(首先你要知道有谁?有什么?)只要是能画在地图上的就有空间分布,这个地理事物的位置、区域,特别是所属区域的尺度(scale)——范围大小以及时间信息(什么时刻、日期、季节、年代、时代、地质时期)。这是知道层面。第二个层次,空间过程(为什么有这样的时空分布特征,怎么演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者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理解层面。第三个层次,空间预测或决策。这种空间分布的功能如何?如何维持或改变?使用什么模型去预测或决策?这是应用层面。这三个层次是理论上规范的,实战中最难的是我如何发现这个地理事物最有关联的因素是什么,这就要利用到地理学的第一定律——"Everythingisrelatedtoeverythingelse,butnearthingsaremorerelatedtoeachother"即“任何事物都相关,只是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简言之,同处一地的地理现象彼此有重大关联。高考试题在第一个层次上颇用心机来铺设图文信息让你捕捉,至于第二个层次往往靠概念了。我这里不是玩什么玄学,我们知友中有地理老师,所以我来这么一段想说明这个策略是有理论依据的,对于高考生重点理解地理学第一定律就行。简言之,地理洞察力就是发现试题中同处一地的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实际上也是寻找空间分布特征、找到空间分布特征之后,再通过地理概念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地理信息洞察力的奥妙。第五,学会把握空间尺度的问题。比如有人用雨伞试验、墨迹试验、浴缸、游泳池水流实验证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其实都是不科学的,用小尺度的运动是无法论证大尺度运动规律!这个例子高考几乎没有涉及,在这里只是说明关于尺度的思维方法。举例来说,2015年四川卷7-8题组,题目给了一个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要求定位出这是温带地区大陆东岸,接下来问这个城市郊区“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降水还是降雪比郊区更多?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把握空间尺度的问题。首先,①降雪和降水条件的差异,按照国家气象局解释的降雪条件: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图中气温在0℃以下,两个答案难以区分。接着要求考生关注:②降雪和降水的前提——“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这为水汽抬升、冰晶抬升创造了条件,这才是城市环流对降雪或降水的影响。很显然同样的温差水汽抬升比冰晶抬升更容易,也就是说,降水差异可以更大。但是,影响该城市降水和降雪的尺度还有一个就是“大陆东岸,冬季多离岸风”与临海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降雪或降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有一个锋面,抬升的动力更强,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符合题目条件要排除离岸风和暖湿气流交汇的情形,也就是静风条件下,只有城市环流影响降水或降雪。其实,从解析的角度考生并不需要知道尺度这种说法,题目条件指向很明显——“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考生要有一种意识,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试题的迷惑性也是显然的,用大尺度解释小尺度现象很多师生都在犯这类错误呢。有人会问,教材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以湘教版必修一教材为例,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一节中,教材配发了一个活动:图2-30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地区某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35.0℃、35.5℃两条等温线。2.简述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3.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若仅考虑本地区的气温分布和气压的关系,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这里的第三问就区别了两种尺度对大气活动的影响。P点夏季的盛行风显然是东南季风,但“仅考虑本地区的气温分布和气压的关系”就是只要考虑城市环流的情况,P点的风向应为偏北风(考虑偏转)。由此,结合四川卷试题引申,上海夏季降水城郊之间的差异,城市风带来的降水<盛行风带来的降水。已经有知友在下面回复中成功运用了鄙人的建议,谢谢这些知友!欢迎大家针对鄙人的建议实践后反馈你收获,当然也包括相反的体验。不管怎样——待续。。。。。。。■



高中地理笔记一页不知不觉写了一万多字,希望大家收藏之余不要吝啬自己的关注和点赞~



地理竞赛个人铜牌,我旁边这些后来都是大佬
目录:
我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我的高中地理学习经历复习备考的建议“压箱底”的地理冲刺策略

一、我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我认为各学科是在不同方面去观察、解释这个世界。世间万物就那样存在着,但是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对现象的解释也不同。

高中地理提供的是一种世界观,有人可能在接触地理之前已经对世间自然人文现象及其变化有了自己的看法,未必愿意接受地理学科提供的视角,所以也就不能很好理解一些地理观点,这是正常的。



曾经为了方便理解画了一张图囊括了一章知识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不一定要接受,但需要去认识,并按照地理口吻回答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觉同学们学习不好某门课,可能是在学习之前就对学科产生了偏见,更有甚者,是对学习产生了偏见。不妨问你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有些人真的想从某门课上学到新的见解:有些人可能认为学习只是一个工具,是为了实现别的事情。他们不在乎自己在学什么,他们只在乎能考多少分。在这种情况下,每门课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一一地理就像一辆自行车,有些人是骑着它,有些人却是搬着它到处走的。高中阶段学习己不再是单纯记忆知识,每门学科都有属于它的发展逻辑,我们需要学习的是那种思路,然后用学科名词串联起来,讲述一个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