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指尖上的乡愁——潮州刺绣,走金穿银,绣出气派!
20世纪80年代以及之前出生的潮州人 , 可能脑海里都有一个熟悉的场景——在幽深的石板巷子深处 , 庭院里、煤油灯旁 , 祖母、母亲、姐姐坐在花绷子前 , 一张空白的布帛 , 一双巧手 , 一根细针 , 一条彩线 , 一起一落 , 顾盼生姿间 , 绣出了一座城的神韵 , 正如歌曲《潮州人》里唱的那样:“脑海中那一双巧手 , 绣出另一个美丽的潮州 。 ”
本文图片
潮州有句谚语:“潮州姿娘免落田 , 银针绣出半年粮 。 ”明清时期 , 刺绣已经成为潮州女子的重要手工 , 潮州府各县志书均记载道:“百金之家 , 妇女不昼出;千金之家 , 妇女不步行 。 勤于女工 , 帛虽盈箱 , 不弃其治麻 。 ”
【潮绣|指尖上的乡愁——潮州刺绣,走金穿银,绣出气派!】
本文图片
潮绣与广州刺绣(即“广绣”)总称“粤绣” , 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 其作品构图圆满、针法繁复、条纹清晰、金银线镶、色泽浓艳 , 而突出浮雕效果的托地垫高手法 , 更是独步天下 。 相比于其他绣种 , 潮绣的使用材料、针法绣艺更为繁多 。 其中 , “钉金绣”是潮绣最具特色的绣法 , 在中国唯有潮绣使用此法 , 其“密密”“满满”“通通”“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 , 至今仍无法为机器所取代 。 20世纪70年代末 , 由潮绣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智成创作的《九龙屏风》挂屏 , 便是采用钉金绣垫凸技艺和钉金二针企鳞绣法 , 表现出似浮雕一般的九龙闹海、腾空飞舞之气象 , 创造出一种层次明晰、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 , 是首屈一指的潮绣珍品 。
旧时 , 潮绣被广泛用于生活用品之中 。 潮州女子出嫁时 , 在其置备的衣服、鞋子、床上用品、手帕等物品上 , 潮绣处处可见 。
本文图片
在潮州古城里 , 只要有神庙和祠堂的地方 , 便有潮绣的身影 , “彩眉”“宝盖”“神袍”等都是潮绣作品 。 为了与建筑的风格相匹配 , 这些潮绣多以红、金为主色调 , 色彩浓烈 , 装饰性强 。 在各种民俗活动中 , 尤其是在重要的民俗活动中 , 幛、幡等必须用潮绣 , 才能呈现出场景的喜气热闹 。
本文图片
潮剧中也会大量用到潮绣 。 潮绣最早出现在戏剧《荔镜记》中 , 剧中用绣花鞋、菱花镜等精美的潮绣做道具 , 在强烈的灯光下 , 既能撑起舞台氛围 , 又能让远处的观众看得清楚 。
本文图片
岁月悠悠 , 潮绣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潮州特色 。 透过潮绣 , 我们能感受到潮州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 , 领悟到潮州民间艺人的质朴纯实 , 体会到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丰满浮凸 , 有起伏而多变化 , 有条理而不紊乱 , 显示出潮州人对高贵典雅的追求;色彩富丽 , 组织细密 , 丰富多彩的总体风格 , 反映出潮州人民情感的奔放 , 以及生命力的旺盛 。
本文图片
如今 , 为了推进潮绣的传承与发展 , 潮州人对潮绣手工艺业进行了产业化经营 , 以针为诗、以线为画、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潮绣 , 正在绣出生活的新精彩 。
来源:潮州日报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 , 仅供读者参考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推荐阅读
- 养老金|2021年上半年办理退休,养老金核算的这些知识要把握
- 爱吃南瓜饼的收藏,外酥里嫩,香甜软糯,饭桌上必备,做法超简单
- 教你做虎皮蛋糕上的虎皮,掌握2个技巧,保证起虎皮,做法很简单
- 一碗糯米,半个南瓜,香甜软糯,好吃不上火,比南瓜饼香,太好吃
- 天冷了,怎能不吃此菜?十分钟就上桌,香辣可口还美味,贼香
- 猪身上一个部位,无筋无骨不塞牙,比排骨受欢迎,上桌立马被抢光
- 睡眠|新研究:除了熬夜,睡得太早也会影响寿命,50岁以上更应多注意
- 天暖了,趁着这个功夫我们做一个芝麻馅,不煎不炸,蒸熟后包上芝麻糖馅,糯糯甜甜,真好吃
- 炒土豆丝的时候,不要直接下锅!加上这个步骤,又香又脆
- 减肥|郭美美因减肥药再次入狱,细数市面上常见减肥药,减肥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