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保监会出手!20万亿投资大松绑终于来了( 二 )


(八)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产能过剩、技术附加值较低;
(九)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 包括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
(十)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
保险资金投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 , 可不受本条第(一)(二)项的限制 。
资金要求强调资产负债匹配
《通知》第五条明确资金性质要求 , 规定: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 , 可以运用自有资金和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 。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 , 责任准备金属于负债 , 用于应对未来的赔付支出 。 但因为赔付支付的预期时间会在将来 , 所以这部分资金可视为“沉淀资金” , 不会在短期内用于赔付 , 故可用作一些长期投资 , 包括股权 。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人士称 , “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是首次看到的股权投资的资金相关要求 , 这与保险监管一直强调的“资产负债匹配”要求一致 。

在这一要求下 , 实际平均负债久期较短的中小险企 , 还能做期限往往很长的股权投资吗?
对此 , 周瑾认为 , 《通知》强调了股权投资的负债资金是“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 , 不一定与保险公司大小有关 , 而是与负债的期限长短有关 。 有些中小公司主打长期保障类的产品 , 有些大公司也有大量的短期产品 , 产险的责任准备金普遍较寿险短 , 这些都是资产负债匹配的原理 。 故而不同负债对应的投资资产期限也要分别匹配对应 。
《通知》还加强风险控制 。 要求保险机构承担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主体责任 , 完善股权投资管理制度 , 加强股权投资管理能力建设 , 审慎开展投资运作 , 不得利用股权投资开展内幕交易或利益输送 。
同时 , 强化监督管理 , 规定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应当履行有关报告义务 , 违反规定开展投资的 , 银保监会将责令限期改正 , 依据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股权投资行业范围、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等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 , 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
将促进险资直接股权投资 , 利好这些行业
对于放开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的新规 , 业界早有预期 。

此前 , 银保监会欲修改《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 , 并于2018年10月向行业下发了征求意见稿 , 其中就取消了险资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 。 今年7月15日的国常会上明确指出 , 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 。 期间 , 监管也多次就取消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发声 。
在此次《通知》发布后 , 业内预期 , 险资直接股权投资有望增加 。 若投资行业限制放开 , 险资对哪些行业更为偏好?
一位保险公司股权投资负责人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称 , 放开行业限制将会促进保险公司更积极开展股权投资 , 除了现在允许投资的行业 , 互联网、教育、高端制造业等也是保险公司比较关注的领域 。
另外 , 从险资已投的私募股权基金中 , 也可知其股权投资的行业偏好 。 目前 , 险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股权投资计划等间接方式的股权投资 , 不受行业范围限制 。
根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获得一份行业调研报告 , 险资在PE基金中重点投向了TMT、大消费、房地产(含物流地产)、基础设施、医养健五个行业 , 合计在全部基金规模中占比超过半数 。

此前 , 国寿资产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 , 其在未上市股权领域主要关注六大行业 , 包括基础设施与不动产、能源环保、医疗健康、先进装备制造、消费升级以及信息传媒 。 其中 , 基础设施不动产和能源环保行业属于重资产、重资金投入 , 收益相对稳定 , 现金流非常好 , 与保险资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 。 医疗健康、先进装备制造、消费升级和信息传媒则属于新经济领域 , 这代表了经济未来转型的方向 , 里面可能会孕育非常多有成长性的股权投资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