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立讯精密告别富士康

作为富士康曾经的“厂妹” , 立讯董事长王来春完全承袭了郭台铭的管理风格 。
据称 , 立讯车间内贴满了郭的标语 。 “我经常把郭总裁的名言讲解给员工听 , 让员工感受富士康文化 。 ”王来春曾毫不介意地向媒体袒露对富士康文化的欣赏和沿袭 。
战略布局上 , 立讯也在“复制”富士康 。 从成立初期承接富士康的外协订单 , 到2010年上市后模仿富士康式持续并购 , 立讯不断拿下各类苹果产品线 。 那些年 , 在苹果供应链上 , 富士康吃肉 , 立讯跟着喝汤 , 大家和气生财 。
然而 , 2016年Airpods横空出世 。 一场风靡全球的无线耳机潮 , 将立讯送上苹果耳机主供宝座 。 此后 , “立讯能否取代富士康?”、“立讯:下一个富士康”等标题便不时见诸报端 , 两者关系逐渐微妙 。
和苹果合作的十多年里 , 苹果毛利率稳守30%红线 , 股价一涨再涨 。 而富士康毛利率逐步下滑所剩不足6% , 资本市场更是长期看淡 。 外界看到了富士康代工帝国的风光 , 但这家企业的每一个问题 , 也都暴露在公众的视线当中 。
摆在立讯精密(002475,股吧)眼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是 , 确定要成为下一个富士康吗?
傍上苹果 , 越走越窄
“零部件—模组—整机” , 西南证券(600369,股吧)曾如此概括立讯的产品扩张逻辑 。
从PC线缆、连接器到天线、声学元件、马达再到Airpods整机 , 它似乎啥都能做 , 问题在于——立讯做的都是苹果需要的 , 万一苹果不需要了呢?
从2014年立讯收购昆山联滔切入苹果链算起 , 到2019年 , 立讯营收从73亿元增长至625亿元 , 年均复合增速高达54% 。 其中 , 来自苹果的业务营收则从9亿元增长至347亿元 , 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09% , 营收占比从12%增长至55% 。
5年超八倍的增长 , 完美印证了王来春当年那句“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 。
只不过 , 凤凰选中的俊鸟不止一只 。 2014-2019年 , 苹果核心供应商频繁洗牌 , 精密结构件、连接器等品类供应商变动尤为剧烈 。 究其原因在于 , 低端零部件厂商实在太容易被取代 。
立讯精密|立讯精密告别富士康
图片

2017年 , 库克来访立讯 , 高兴地发微博大加赞叹 。 根据其表述 , 库克看中了立讯的精良工艺 , 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良率 。 公开资料显示 , Airpods本来由台湾英业达组装生产 , 但是良率一直不佳 , 王来春团队仅用5个月时间就将良率做到了近100% 。
立讯精密|立讯精密告别富士康
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 , 良率“壁垒”并不算高 。
来自某智能手机ODM公司的生产经理表示 , 生产实践中良率主要从生产流程设计、生产流程识别和员工执行力三点进行改善 。 前两点与企业大数据分析能力、生产线工程设计规划等自动化生产能力挂钩 , 员工执行力则主要借由薪酬激励、制度规范等管理手段提高 。 并且“代工厂员工执行力其实已濒临极限 , 管理者更倾向于从自动化生产方面改善良率” 。
曾在富士康工作多年的云启资本副总裁郑瑞庭也表示 , 用“半自动化生产”形容3C制造业更为合适 , 尤其对于组装环节来说 , 人力不可或缺 , 机器主要用以辅助员工决策 , 减少失误 。
而立讯的良率壁垒更多来自于“员工执行力” 。 根据东方财富证券数据 , 2012-2018年立讯人均产值和人均创利均低于同行 , 可见其仍处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状态 。 2019年 , 立讯生产设备周转率达到11.1 , 得润电子(002055,股吧)则达到了12 , 后者是国产连接器厂商中 , 有望进入苹果供应链的强有力选手 , 两相对比 , 立讯自动化生产水平并不占优 。
据悉 , 立讯当前员工数将近14万人 , 生产员工数高达11万人 , 管理这样一支庞大生产军队的核心团队人数却不到300人 , 立讯2019年报披露其核心管理人员薪酬综合仅977万元 。 对比同样身为苹果Airpods供应商的歌尔股份(002241,股吧)来看 , 后者生产员工仅3.8万人 , 核心管理人员薪酬总和却达到1559万 , 两者“管人”水平高下立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