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本文插图

杭 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二小学 蒋燕芬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大家好!我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第七小组成员 。 很高兴与您在“一课研究”的微信中相遇!
标题标题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不用单位“1”如何解分数应用题
读一读: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想一想:马云的面试题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选自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年第4期罗永军老师的《不用单位“1”如何解分数应用题——新加坡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解决》
4
坚持阅读8分钟
APOS理论是“操作·过程·对象·图示”的简称 , 强调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 分析数学问题情境 , 从而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思想 。 笔者结合学生目前的单位换算的能力水平以及APOS理论 , 为打破现状并提升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 ,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基于操作的实践探索 , 基于过程的实践探索 , 基于对象的实践探索 , 基于图示的实践探索 。
(一)基于操作的实践探索
杜宾斯基认为数学活动需实际操作演算和心理操作 , 强调学生的亲自投入 , 并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得知识 。 笔者结合教具设计操作活动 , 引导学生熟悉单位进率 , 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 ,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本文插图

1. 借助学具尺 , 画出长度进率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 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 模仿性强 , 想象能力也从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物感知的基础上 , 创造性地画出米尺模型 , 从而看出进率 。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本文插图

2. 借助方格纸 , 拼出面积进率
以大小方格为载体 , 学生从动手操作到推理想象 , 在拼与摆中体会知识形成 , 在比较不同拼法中感受方法的优劣 , 从面积单位和面积意义两个角度得出相邻面积进率 , 通过直观感知公顷的大小加深对1公顷原型的印象 , 有利于学生推导1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关系 。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本文插图

3. 借助小方块 , 堆出体积进率
五年级学生思维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 ,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面积单位进率的形成方式上继续推理 , 得出体积单位进率 。 通过提前预设学生对于体积单位的形成制作课件 , 既满足不同学生的想法 , 又完成了推导相邻体积单位进率的教学目标 , 接着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推理出其他相邻的体积单位进率 。
一课研究|一课研究之“基于APOS理论的单位换算的实践与反思”
本文插图

(二)基于过程的实践探索
当“活动”经过多次重复而被个体熟悉后 , 物理操作就可以内化为一种叫做“过程”的心理操作 , 有了这一“程序” , 个体就可以想象之前的活动 , 而不必通过外部刺激 。
1. 程序1:大化小 , “小数”乘进率
程序1适用于“小数字×大单位=( )×小单位”的题型 。 大化小指的是把已知大小的大单位化成较小单位的数 , “小数”乘进率指的是已知较小的数字乘两个单位的进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