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李静(才吉卓玛):因热爱而迷人——评王昆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附选读)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李静(才吉卓玛):因热爱而迷人——评王昆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附选读)
【中国作家|李静(才吉卓玛):因热爱而迷人——评王昆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附选读)】
本文插图
李 静 , 藏族名才吉卓玛 。 藏族青年作家 , 致力于藏地文化研习 , 曾在《十月》《民族文学》《文艺报》《青海湖》《青年文摘》等发表作品 。
因热爱而迷人
——评王昆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
文| 静(才吉卓玛)
王昆的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首发《中国作家》文学版2020年11期)是一部反映军队援藏工作的文学作品 。 一支医疗设备先进、诊疗技术高超的医疗小分队 , 进入海拔五千米左右的雪域高原牧区 , 与那里的牧民们展开了一场心灵与信仰上的碰撞 , 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或意料之外或情理之中的故事 。
看过王昆作品的人都熟悉他语言中的特定元素:强硬、坚韧、客观、冷峻以及锲而不舍 , 比如《UN步兵营战事》《猎人日记》《六号哨位》等 。 但带着包容、理解、尊重的情感 , 并在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和解 , 却是《天边的莫云》叙事的灵魂所在 。
在《天边的莫云》里 , 作者以往的那种冲突、矛盾、紧张、热闹转化为柔情、平和 , 冷静 , 进而呈现出万物和谐共生的多极认知 。 这对一个习惯了写火热军营的作家 , 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 也是较大的挑战 , 但这正是基于作者要与笔下人物和特定环境进行内心和解所选择的叙事模式 。 小说中的文学冲突一直暗含在故事讲述当中:现代医学与传统藏医的冲突;传统思想和新颖观念的冲突;东方玉音和格桑拉姆之间的冲突……在作者的笔下 , 这些隐若暗礁的矛盾最终都被一种暖融融的气氛化解开了 。
作者娓娓道来地告诉读者 , 在草场上 , 在格吉部落生活的地方 , 没有对错 , 只有各种生命相互和解 。 次仁央宗救助受伤的小牛 , 精心为牧民看病的洛扎曼巴 , 格云社区里的流浪藏狗 , 民工老郭种下的每一棵树 , 人或动物 , 都那么迷人 。 而东方玉音对高原牧区的那片深情 , 她对草场人或动物的理解与尊重 , 珍贵且具有鼓舞作用 。
故事的开始 , 东方玉音带领一支医疗小分队深入牧区开展巡诊 , 走过辽阔无际的草原 , 走过煨桑台、走过风雪、走进阳光 , 走进黑牦牛帐篷 , 挨家挨户地去诊疗、服务 。 王昆对医疗队在涉藏工作中的日常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 , 在文字之间保留了这片草场本来的模样 。
4年来 , 作者多次深入高原牧区 , 有了太多刻骨铭心的经历 。 他选择冷静地看待这些事实 , 并完成了自我的内心和解 。 内心的和解 , 需要在生命体验基础上达成对万物存在、和谐共生的认识与理解 。 作者由此深刻认识到了这片草场真正的“美” , 《天边的莫云》契合这片高原的特性 , 说出了“他们”该有的话语 。 在次仁央宗那里 , “生死由命 , 生不带来 , 死不带去 , 生的时候光着身子 , 到山坡上的噶尔萨寺里 , 找丹增喇嘛取一个充满吉祥的名字就行了 , 到了死的时候如果能贡献死去的肉身 , 一刀刀割尽了让天上的秃鹫饱食一顿 , 这一生的轮回就算圆满完成了 。 ”在丹增喇嘛那里 , “人世间的疾病与苦痛几乎总是由缺乏信仰、没有敬畏造成的——不敬畏大山 , 不敬畏河流 , 不敬畏脚下的每一片草叶 , 不敬畏每一粒尘埃 。 在我看来 , 他们很多人都是被欲望推动着活下来……不择手段 , 迷失在娑婆世界 。 ”这是属于藏民族的语言 , 也正是作者内心的话语 。
小说中的格吉部落充满了积极的希望 , 但这些希望隐匿于矛盾冲突中 。 在沙日塘草场广袤的牧区里 , 一边是纯正的佛教信仰 , 一边是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 , 在这些相对矛盾的因素中 , 作者需要做出权衡并表达出自己多层面的认知 。 在小说中 , 索朗央金斥责洛扎曼巴为生病孩子进行的射箭驱魔法事 , 认为必须通过科学的治疗才可以解决病情;同样受过教育的格桑拉姆则情感复杂 , 自己也无法决定内心的方向;而老一代牧民次仁央宗和洛扎曼巴则对草场有着千年不变的虔诚情怀……对于这些隐匿的矛盾 , 作者以万物和谐的观点 , 认为一切都是平等的 , 自然而生 , 自然共生 。 无论出走还是坚守 , 都是基于大彻大悟的热爱 。
推荐阅读
- 招聘|2022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专业大类怎么分?哪些专业可以报?
- 教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前景
- |中国职业拳击迎最重要一战!中国一哥挑战大牌拳王,已创造历史
- 国企|你想要成为中国烟草的员工吗?三类学生优势更大,应届生别错过
- 空军|中国社保卡有新用处,英国小哥拿它“钓鱼”,没想到对方信以为真
- 中国文化|收下这份新春好物清单,悦迎“虎”年
- 成都|中国第三个路易威登之家今日亮相成都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录用名单已出炉!中石油总部公布名单信息,网友:名校的重要性
- 英媒|英媒:中国95后爱买“国潮”首饰
- 师父|90年代放弃20万年薪专职钓鱼,“中国钓王”邓刚,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