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寄往远方的情书”:揭秘美的600亿海外业务操盘实录

从最初的OEM , 到ODM、OBM , 乃至于自建或收购海外工厂 , 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爬坡 , 正逐步从微笑曲线的最底部往两端上移 。
“美的的优秀 , 已经都反映在股价里了” , 在一家上市房企工作的陈强(化名)热衷投资家电“双子星” , 但其在2018年36元左右的价位买入格力股票后 , 已在今年初于60元高位抛售 , 虽然两年回报率近67% , 但他最终还是决定清仓 。
“主要是看了年报 , 去年下半年开始业绩明显下滑 。 实在看不懂 。 ”他对采访人员说 。
截至10月26日盘中 , 美的集团股价为75.11元 , 总市值达5277.14亿 , 当天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股价为58.32元 , 总市值为3508.37亿;海尔智家(600690,股吧)股价为22.72元 , 总市值为1494.88亿 , 美的总市值已超过海尔、格力两者之和 。
除了市值 , 对海外市场的判断差距也成为关键因素 。
18个研发中心 , 17个生产基地 , 3万名海外员工 , 这是美的在海外的全部家当 。 在2020年上半年 , 它们贡献了618亿元收入 , 占总营收的44.46% 。 同期 , 格力是119亿元、占比16.86% , 海尔470亿元、占比49.11% 。
顺德到北美直线距离12501公里 , 邢志钢曾一度远赴大洋彼岸调研半年 。 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的他在2015年加入美的 , 后来负责北美创新窗机Midea U项目 , 并带领Midea U打上美国电商窗机TOP1机型 。
2016年 , 美的迎来海外并购“大年” 。 然而 , 每个市场品类依然需要邢志钢们一点点去开拓 。
从最初的OEM , 到ODM、OBM , 乃至于自建或收购海外工厂 , 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爬坡 , 正逐步从微笑曲线的最底部往两端上移 。
“寄往远方的情书”
“美国用户习惯使用窗机 , 不过窗机产品在过去30多年里并没有革命性或者颠覆性的创新 , 大部分只是在外观或者尺寸上有一些区别 。 ”杨连运虽然是一名缅甸籍华人 , 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 自从2004年加入美的以来 , 杨连运一直负责与海外业务相关的工作 , 目前担任美的国际产品管理总监 。
在美国 , 窗机是最主要的制冷设备之一 , 市场容量每年高达800万台 。 在纽约等大城市街道上行走 , 会发现两侧高楼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窗机 。 但多年来 , 窗机产品一直没有革命性或者颠覆性的创新 , 主流品牌的售价也就在100美元上下 。
早期通过OEM方式 , 美的已经成为北美地区主要的窗机制造商之一 。 不过 , 当美的开始发展自有品牌时却发现 , 窗机市场产品面临高度同质化的状况 。
与北美市场一线知名品牌相比 , 美的在品牌力上并不占优 , 如果不推出市场领先的产品 , 用产品力弥补品牌力 , 就难以在市场真正打响“Midea”这个品牌 , 难以用品牌占领市场 , 特别是中高端市场 。
邢志钢及团队为此提前到美国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研 。 在观察和访谈数十户当地家庭时 , “很吵”成为用户普遍反映的问题——白天影响工作 , 夜晚影响休息;而且窗机一旦安装 , 整面窗户就被固定 , 无法再开窗通风 。 另外 , 窗机的安装过程也很麻烦 , 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或安装场合 , 一个完美的窗机安装往往需要普通用户专业级的DIY能力 。
挑战摆在眼前 , 机遇也摆在眼前 。
面对窗机噪音大的痛点 , 研发团队利用U型隔断+内外侧双吸音的“隔音障”技术 , 将噪音降低10分贝以上 。 “十台Midea U一起开机 , 噪音还比不过一台普通的窗机 。 ”邢志钢为此颇为得意 。
采访人员留意到 , 目前Midea U在美国亚马逊上的噪音评分达到4.6星 , 而其他窗机的噪音评分在3.5星左右 。
Midea U的诞生打破了僵局 。 据悉 , Midea U窗机上市后 , 不仅成为美国电商窗机TOP1机型 , 其售价更是所有畅销机型中最高的 , 终端售价在400-450美元之间 。
“每件产品 , 都是我们寄往远方的一封情书 。 ”邢志钢如此形容道 。


推荐阅读